[实用新型]保温集装箱的门端框结构及保温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4053.0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8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姜笃良;闫雯;刘波;韩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润扬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吕俊清 |
地址: | 225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集装箱 门端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集装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集装箱的门端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集装箱产业的发展,保温集装箱应运而生。保温集装箱和普通干货集装箱由于性能和用途的不同,其结构差异很大,制造工艺和生产线也完全不同。现如今保温集装箱大多由专门的保温集装箱厂家设计制造,由普通干货集装箱厂设计制造的保温集装箱保温性能差,仅适用于一般场合,不能满足高精仪器仪表及特殊材料运输的使用要求。
保温集装箱的设计制造中,保温集装箱箱门和门端框技术是影响保温集装箱性能的关键部件,保温集装箱厂家采用深冷箱门及特殊设计的端框,而普通干货集装箱厂仅能以普通干货集装箱的门端框为基础进行改进,无法与保温集装箱的深冷箱门很好地配合,所生产出的保温集装箱性能一般。
因此,怎样在现有生产普通干货集装箱的条件下生产出性能良好的保温集装箱,便成了本领域有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保温集装箱的门端框结构及保温集装箱,利用现有的普通干货集装箱的门端框并进行进一步改进,生产出保温性能良好的门端框结构及保温集装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保温集装箱的门端框结构,用以配合保温集装箱的箱门,所述门端框结构包括由门楣、左角柱、右角柱及门槛形成的矩形框,还包括第一隔热断桥、两个第二支架、两个第二隔热断桥和第三隔热断桥,所述第一隔热断桥固定设置在所述门楣的内侧,所述第二隔热断桥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左角柱和所述右角柱的内侧,所述门槛包括门槛本体和位于所述门槛本体的内侧的凹槽,所述第三隔热断桥的一部分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门端框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断桥的前侧具有上缺口和下缺口,所述上缺口和所述下缺口之间形成凸台,所述上缺口与所述门楣的门楣梁的后侧配合设置;
每一个所述第二隔热断桥包括断面均为矩形的第二后隔热条和第二前隔热条,所述第二前隔热条形成于所述第二后隔热条的前侧面,所述外密封条的左竖直部和右竖直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前隔热条的前侧面;
所述第三隔热断桥包括断面均为矩形的第三后隔热条和第三前隔热条,所述第三前隔热条形成于所述第三后隔热条的前侧面,所述第三前隔热条的底面与所述第三后隔热条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后隔热条容置于所述门槛的所述凹槽的深度。
在本实用新型门端框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门槛本体为C形梁,所述C形梁包括上翼面和下翼面,所述上翼面的宽度大于所述下翼面,所述凹槽是从所述上翼面弯折延伸形成并且开口向上。
在本实用新型门端框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翼面的自由端先沿垂直于所述上翼面的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第一竖直边,再沿平行于所述上翼面的方向向离开所述C形梁的方向延伸,再沿垂直于所述上翼面的方向向上延伸形成第二竖直边从而形成所述凹槽,所述第二竖直边的自由端的高度高于所述上翼面。
在本实用新型门端框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门楣的底面、所述门槛的所述上翼面、所述左角柱的内面和所述右角柱的内面围成端框门洞,并且所述门楣、所述门槛、所述左角柱的左内角柱和所述右角柱的右内角柱的前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第一隔热断桥的所述凸台、两个所述第二前隔热条和所述第三前隔热条围成凸台孔,并且所述凸台、所述两个第二前隔热条和所述第三前隔热条的前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第一隔热断桥、两个所述第二后隔热条和所述第三后隔热条围成入口通孔,并且所述第一隔热断桥的所述下缺口、所述两个第二后隔热条、所述第三后隔热条的前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端框门洞的尺寸大于所述凸台孔的尺寸,所述凸台孔的尺寸大于所述入口通孔的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门端框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门端框结构还包括矩形环状的外密封条和内密封条,设置于所述矩形框和所述箱门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外密封条和所述内密封条设置为与所述箱门边缘的阶梯结构匹配,所述外密封条的上水平部设置于所述凸台的前侧面,所述内密封条的上水平部容置于所述下缺口,所述外密封条的左竖直部和右竖直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前隔热条的前侧面,所述内密封条的左竖直部和右竖直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后隔热条的前侧面,所述外密封条的下水平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前隔热条的前侧面,所述内密封条的下水平部容置于所述第三后隔热条的前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门端框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为L形钢质件,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左角柱的外侧面或所述右角柱的外侧面,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左角柱和所述右角柱的外角柱的侧板搭接部的内侧与相应的左内角柱和右内角柱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润扬物流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润扬物流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40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切割焊接一体机
- 下一篇:抽取式组合保鲜袋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