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波检测喇叭网不良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4058.3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3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群;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领略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检测 喇叭 不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声器附件、涉及利用声波辐射的测试设备,尤指一种超声波检测喇叭网不良的装置。
【背景技术】
喇叭网使用于电声设备的听筒、扬声器等部件中,一般采用密集的丝网结构,以满足防尘防水的要求同时不影响声音播放效果。通常用无色透明的薄膜类压敏胶与电声设备的外壳粘接固定。
此类产品目前生产设备普遍采用平板模切机或者圆刀模切机。在加工过程中有漏排无色透明薄膜类压敏胶废料的情况发生,漏排的废料导致声音传播效果不良,工业上常用的检测装置和方式对此类材质均不敏感,一旦产生不良,检测就十分棘手,而人工检测又存在效率低、质量不可控等诸多不足。对于喇叭网带类产品的不良,长期一直缺乏一种可靠而高效的检测手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准确检测出喇叭网带材料不良品的超声波检测喇叭网不良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声波检测喇叭网不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依次装于机架上的放料模块、拉料模块和收料模块,在拉料模块的中部有超声波检测支架,所述超声波检测支架包括固定于拉料模块中部的下固定板和与下固定板铰接的上固定板,上固定板中有锁紧旋钮和至少一个穿透其板面的超声波发射模块固定孔腔,下固定板中有流道和与超声波发射模块固定孔腔数量和位置相适配的并且穿透其板面的超声波接收模块固定孔腔,所述超声波发射模块固定孔腔中放置有超声波发射模块,所述超声波接收模块固定孔腔中放置有超声波接收模块,所述流道贯穿下固定板并位于超声波发射模块固定孔腔与超声波接收模块固定孔腔之间。
所述超声波发射模块固定孔腔可以是4个,相应地所述超声波接收模块固定孔腔亦为4个。
所述超声波发射模块固定孔腔与所述超声波接收模块固定孔腔可以是同轴心圆形孔腔。
驱动拉料模块的驱动电机可以是伺服电机。
所述上固定板可0°-180°自由旋转,工作时锁紧旋钮将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锁紧。
所述超声波发射模块与超声波发射驱动电路组成超声波发射电路,所述超 声波接收模块与超声波接收驱动电路组成超声波接收电路,该超声波接收驱动电路将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送至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将输入的电信号采样并送至分析模块,分析模块对电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将判断结果送至运动控制器,通过运动控制器控制拉料模块和收料模块的运转。
所述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接收电路、数据采集模块和分析模块共同组成超声波检测装置。
工作时:喇叭网带卷材放于放料模块上,打开上固定板,使喇叭网带卷材从放料模块上拉出并在流道中穿过,与收料模块联结,旋动锁紧旋钮将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锁紧,启动拉料模块,使喇叭网带在流道中匀速平移,使超声波发射模块与超声波接收模块进入工作状态,即可进行喇叭网不良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能准确检测出喇叭网带材料不良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超声波检测支架的结构详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超声波检测硬件系统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信号处理流程图。
图1中:20为放料模块、21为喇叭网带、22为机架、23为超声波检测支架、24为收料模块、25为拉料模块。
在图2的超声波检测支架23中:230为下固定板、231为流道、232为锁紧旋钮、233为上固定板、234为超声波发射模块固定孔腔、235为铰接轴、236为超声波接收模块固定孔腔。
在图3的超声波检测硬件系统图中:100为超声波发射驱动电路、101为超声波发射模块、102为超声波接收模块、103为超声波接收驱动电路、105为运动控制器、106为信号分析模块、107为数据采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领略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领略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40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