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纤维素混纺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4143.X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佴智渊;翁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头家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2G3/04;D02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002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纤维素 混纺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再生纤维素混纺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现在市面上的面料主要为天然面料和人工面料,天然面料舒适但不环保;人工面料则舒适性较差。因此,设计一种既舒适又环保的再生纤维素混纺面料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既舒适又环保的再生纤维素混纺面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再生纤维素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铜氨复合纤维呈竖直状,粘胶基甲壳素复合纤维呈水平状,铜氨复合纤维以及粘胶基甲壳素复合纤维相互交叉。
所述的铜氨复合纤维由铜氨纤维、竹纤维一和天丝一组成,天丝一的截面为正三角形,天丝一的外侧包覆有竹纤维一,竹纤维一的截面内表面为正三角形,竹纤维一的截面外表面为圆形,竹纤维一的外侧包覆有铜氨纤维,铜氨纤维的截面内表面为圆形,铜氨纤维的截面外表面为正方形。
所述的粘胶基甲壳素复合纤维由粘胶基甲壳素纤维、竹纤维二和天丝二组成,粘胶基甲壳素纤维的截面为圆形,粘胶基甲壳素纤维的外侧包覆有天丝二,天丝二的截面内表面为圆形,天丝二的截面外表面为正三角形,天丝二的外侧包覆有竹纤维二,竹纤维二的截面内表面为正三角形,竹纤维二的截面外表面为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由铜氨复合纤维和粘胶基甲壳素复合纤维混纺而成,铜氨复合纤维及粘胶基甲壳素复合纤维均由再生纤维素组成,提升了面料的紫外线防护性、悬垂性、吸湿性和除臭效果,使混纺面料既舒适又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剖视图。
参见图1、图2和图3,1为铜氨复合纤维;2为粘胶基甲壳素复合纤维;3为铜氨纤维;4为粘胶基甲壳素纤维;5为竹纤维一;6为天丝一;7为竹纤维二;8为天丝二。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再生纤维素混纺面料。铜氨复合纤维1呈竖直状,粘胶基甲壳素复合纤维2呈水平状,铜氨复合纤维1以及粘胶基甲壳素复合纤维2相互交叉。
参见图2,铜氨复合纤维1由铜氨纤维3、竹纤维一5和天丝一6组成,天丝一6的截面为正三角形,天丝一6的外侧包覆有竹纤维一5,竹纤维一5的截面内表面为正三角形,竹纤维一5的截面外表面为圆形,竹纤维一5的外侧包覆有铜氨纤维3,铜氨纤维3的截面内表面为圆形,铜氨纤维3的截面外表面为正方形。
参见图3,粘胶基甲壳素复合纤维2由粘胶基甲壳素纤维4、竹纤维二7和天丝二8组成,粘胶基甲壳素纤维4的截面为圆形,粘胶基甲壳素纤维4的外侧包覆有天丝二8,天丝二8的截面内表面为圆形,天丝二8的截面外表面为正三角形,天丝二8的外侧包覆有竹纤维二7,竹纤维二7的截面内表面为正三角形,竹纤维二7的截面外表面为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铜氨纤维3、竹纤维二7与人体表面接触,起到吸湿的功效。竹纤维一5和竹纤维二7起到防紫外线的作用。天丝一6和天丝二8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悬垂性。粘胶基甲壳素纤维4起到除臭、防异味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铜氨复合纤维1和粘胶基甲壳素复合纤维2混纺而成,铜氨复合纤维1及粘胶基甲壳素复合纤维2均由再生纤维素组成,提升了面料的紫外线防护性、悬垂性、吸湿性和除臭效果,使混纺面料既舒适又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头家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头家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41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冷却槽和容屑槽的丝锥
- 下一篇:一种组合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