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HID灯供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4199.5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0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李永付;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肆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282 | 分类号: | H05B41/28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莹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hid 供电 电路 | ||
1.一种HID灯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WM控制模块,还包括:
用于控制电压输出时间、使输入直流电源的直流电压转换成PWM型方波电压的第一变压模块和第二变压模块;所述第一变压模块和第二变压模块分别并联于输入直流电源两端;由第一变压模块和第二变压模块作为点灯电源轮流为负载供电;通过第一变压模块为负载供电形成第一回路,通过第二变压模块为负载供电形成第二回路;
以及设置在第一回路上、用于控制第一回路通断的开关元件Q3和设置在第二回路上、用于控制第二回路通断的开关元件Q2;Q2和Q3的导电通道端的一端均与点灯电源的负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变压模块和第二变压模块连接;
所述PWM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变压模块、第二变压模块、Q2和Q3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ID灯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Q2和Q3采用N型MOS管、P型MOS管、IGBT、N型BJT或P型BJT;
采用N型MOS管是指,N型MOS管的S极与点灯电源的负端连接,D极与第一变压模块或第二变压模块连接,G极与PWM控制模块连接;采用P型MOS管是指,P型MOS管的D极与点灯电源的负端连接,S极与第一变压模块或第二变压模块连接,G极与PWM控制模块连接;采用IGBT是指,IGBT的E极与点灯电源的负端连接,C极与第一变压模块或第二变压模块连接,G极与PWM控制模块连接;采用N型BJT是指,N型BJT的E极与点灯电源的负端连接,C极与第一变压模块或第二变压模块连接,B极与PWM控制模块连接;采用P型BJT是指,P型BJT的C极与点灯电源的负端连接,E极与第一变压模块或第二变压模块连接,B极与PWM控制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HID灯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压模块包括变压器T1,T1初级通过正反激线路、半桥线路、推挽线路和全桥线路中的任一种线路并联于输入直流电源两端;T1次级通过半波整流线路或桥式整流线路与负载连接;T1次级与负载之间还设有滤波线路;Q2的导电通道端的另一端与第一变压模块连接是指,Q2的导电通道端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半波整流线路或桥式整流线路的后继电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HID灯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1初级通过正反激线路并联于输入直流电源两端是指,第一变压模块还包括开关元件Q1,T1初级的第一连接点与输入直流电源的正端连接,T1初级的第二连接点通过Q1的导电通道端与输入直流电源的负端连接;Q1控制端与PWM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所述的T1初级通过半桥线路并联于输入直流电源两端是指,第一变压模块还包括开关元件Q11、Q12和电容C41、C42,Q11的导电通道端与Q12的导电通道端串联后并联于输入直流电源两端,同时C41和C42串联后也并联于输入直流电源两端,T1初级的第一连接点连接于C41和C42的连接处,T1初级的第二连接点连接于Q11和Q12的连接处;Q11的控制端和Q12的控制端分别与PWM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所述的T1初级通过推挽线路并联于输入直流电源两端是指,第一变压模块还包括开关元件Q11和Q12,T1初级的第一连接点通过Q11的导电通道端与输入直流电源的负端连接,T1初级的第二连接点与输入直流电源的正端连接,T1初级的第三连接点通过Q12的导电通道端与输入直流电源的负端连接,Q11的控制端和Q12的控制端分别与PWM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所述的T1初级通过全桥线路并联于输入直流电源两端是指,第一变压模块还包括开关元件Q11、Q12、Q13和Q14,Q11的导电通道端与Q12的导电通道端串联后并联于输入直流电源两端,同时Q13的导电通道端与Q14的导电通道端串联后并联于输入直流电源两端,T1初级的第一连接点连接于Q13和Q14的连接处,T1初级的第二连接点连接于Q11和Q12的连接处,Q11的控制端、Q12的控制端、Q13的控制端、Q14的控制端分别与PWM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HID灯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压模块包括电感L1、开关元件Q1、二极管D1和电容C1;输入直流电源的正端与Q1的导电通道端的一端连接,Q1的导电通道端的另一端通过L1与负载连接,Q1的控制端与PWM控制模块信号连接;D1的阴极连接于Q1和L1的连接处,D1的阳极与输入直流电源的负端连接,C1的一端连接在负载与L1的连接处,另一端与输入直流电源的负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肆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肆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41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闪电前的雷电接收器
- 下一篇:一种红外遥控无级调光带夜灯的驱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