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抓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4758.2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8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冯社林;张超晖;殷凤英;何万选;李增源;王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64 | 分类号: | B66C1/6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02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抓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铁轨起吊的吊具。
背景技术
在铁路安装施工过程中,有时需要在距离地面好几米的地方安装铁轨,常规的吊装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用单根钢丝绳固定在轨道的中间位置,然后起吊至安装位置,待吊至安装位置时铁轨下方垫垫木,将钢丝绳取出后利用撬棍将垫木取出。
第二种方法是用两根钢丝绳分别固定在相应位置上,然后起吊至安装位置,待吊至安装位置时铁轨下方垫垫木,将钢丝绳取出后利用撬棍将垫木取出。
以上两种吊装方法虽能完成吊装工作但是效率低且安全风险大。主要表现在钢丝绳和铁轨之间的摩擦力不够,必将造成铁轨从钢丝绳中滑脱,容易造成在地面的工作人员的伤害;吊装前需用人工的方法将铁轨撬起后才能将钢丝绳顺利的固定在需要位置。铁轨吊至安装位置后,必须将铁轨垫起来,否则钢丝绳无法顺利取出,在取垫木取出的过程中,造成了工作效率的降低,并且铁轨的安装位置十分狭小且距离平台边只有150mm,在撬动过程中极易发生跌落伤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吊装方法效率低、安全风险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抓轨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抓轨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抓轨器的下端纵向开有能容纳铁轨的通孔7,所述抓轨器的下端横向开有与通孔相通的安装孔8,所述安装孔8内固定有螺母5,所述抓轨器的上端设置有供抓轨器起吊的卸扣2。
上述通孔7的形状与铁轨相匹配,所述通孔7的尺寸略大于铁轨。
上述抓轨器与铁轨配合后,抓轨器与铁轨之间的间隙为1MM。
上述抓轨器的材料为钢板。
一种铁轨吊装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抓轨器从铁轨的一头滑动到铁轨的相应位置;
2】分别用两个螺丝拧入通槽两侧的螺纹孔内,将铁轨和抓轨器紧紧的连接在一起。
3】将铁轨吊装至安装位置后,松开螺丝,将抓轨器取出。
还包括将吊绳系紧在抓轨器吊销上的步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未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抓轨器之前,直接采用钢丝绳吊装的方法,一是钢丝绳固定比较困难容易滑脱,二是将铁轨吊装至安装位置后,需要将垫在铁轨底下的垫板取出,比较费工,预计轨道吊装需3天,配合人工需10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后只用了一天就将全部轨道吊装完成,且配合工人只用了3人(地面一人,高空两人)。有效的节约了吊车台班2个,人工工日21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抓轨器的下端纵向开有能容纳铁轨的通孔7,抓轨器的下端横向开有与通孔相通的安装孔8,安装孔8内固定有螺母5,抓轨器的上端设置有供抓轨器起吊的卸扣2,通孔7的形状与铁轨相匹配,通孔7的尺寸略大于铁轨。进一步的可使抓轨器与铁轨之间保留有间隙,间隙的距离以1mm为宜,抓轨器的材料可选用钢板。
这样做的优点是:节省人工、提高工效、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使用时,先将钢丝绳1固定在抓轨器的卸扣2上,然后将抓轨器从铁轨的一头滑动到相应位置。滑动到相应位置后将两个螺丝4拧紧,将铁轨6和抓轨器3紧紧的连接在一起。有效的消除了铁轨从钢丝绳中滑脱的风险。待铁轨吊装至安装位置后松开螺丝就可将吊具取出,有效的节省了人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47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鸡粪的生物发酵及饲料制备技术
- 下一篇:一种淮山粘液质的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