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扶梯的梯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5286.2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1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上村晃正;中垣熏雄;石川佳延;菊池孝幸;冈野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23/12 | 分类号: | B66B2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徐晓静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扶梯 梯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关于提升自动扶梯使用时的安全性的自动扶梯的梯级。
背景技术
自动扶梯的梯级包括乘客搭乘面之踏板面和踢板面等,但该踏板面与踢板面的交叉部分成为角部。自动扶梯起动时,由于各梯级产生高度,因此该角部形成突出的形状,当乘客搭乘自动扶梯时跌倒的情况下,身体碰撞到角部可能会受伤。因此,需要有万一乘客在搭乘自动扶梯时跌倒也可防止伤情变重的自动扶梯的梯级。
以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提出在自动扶梯的角部周边安装保护罩、具有使设置在梯级上表面的缓冲材料突出或塞入的结构的自动扶梯的梯级。作为此种自动扶梯的梯级的文献,有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8-254873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25487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但是,上述这样安装保护罩的情况下,最多仅可以保护梯级,无法确保乘客跌倒时的安全,此外,安装了利用缓冲材料结构的情况下,其构造复杂,安装更换也困难。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安装更换容易、自动扶梯梯级的角部的安全性提升的自动扶梯的梯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扶梯的梯级包括:具有多个夹板及夹板基部的踏板面、和从所述踏板面的端部向下方延伸的踢板面,所述自动扶梯的梯级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夹板在所述夹板基部上,与梯级行进方向平行地、在与所述梯级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按规定间距设置,所述踏板面包括:从所述踢板面侧端部起、在梯级行进方向仅规定距离不具有所述夹板、仅具有所述夹板基部的范围的第1夹板部,和安装在仅具有所述夹板基部的范围的第2夹板部,所述第2夹板部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孔或切口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扶梯的梯级构成的侧视图。
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扶梯的梯级角部(A部)中踢板安装前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扶梯的梯级角部(A部)中踢板安装后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扶梯的梯级的普通夹板部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5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扶梯的梯级角部(A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6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扶梯的梯级构成的俯视图。
图7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扶梯的梯级构成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梯级
2…踏板面
3…踢板面
4…支撑体
5…导轮
6…普通夹板部(第1夹板部)
7,12…冲击吸收夹板部(第2夹板部)
8…孔部
9…基部
10…夹板部
11…梯形夹板部
13…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扶梯的梯级构成的侧视图。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扶梯的梯级角部(A部)中踢板安装前的构成的立体图。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扶梯的梯级角部(A部)中踢板安装后的构成的立体图。图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扶梯的梯级的普通夹板部的截面的截面图。图5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扶梯的梯级角部(A部)的放大侧视图。
首先,使用图1简单说明自动扶梯的梯级构成。梯级1具有:乘客搭乘面之踏板面2;自动扶梯升降时,相邻梯级出现级差时露出的面之踢板面3。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以梯级1上升的方向(图1中的右侧)为前方,相反(图1中的左侧)为后方。
即,梯级1的后方设置有踢板面3,该踢板面3的上端部安装在踏板面1的后方端部上。踢板面3有一定弯曲,向下方延伸。
此外,踏板面2和踢板面3由三角框架状的支撑体4支撑,该支撑体4的后方一侧具备一对导轮5。该一对导轮5与未图示的输送链连接,梯级1与通过驱动装置环绕的输送链共同移动。此外,虽然详细未图示,但踏板面2及踢板面3与支撑体4由螺钉等紧固件安装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电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电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52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