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泥再处理的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5307.0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瑞声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11/12;C02F11/18;C05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2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处理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再处理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法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其曝气池呈长方形,混合液流态为推流式,污水和回流污泥一起从曝气池的首端进入,在曝气和水力条件的推动下,混合液均衡地向后流动,最后从尾端排出,前段液流和后段液流不发生混合。废水浓度自池首至池尾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有机物降解反应的推动力较大,效率较高。曝气池需氧率沿池长逐渐降低,尾端溶解氧一般处于过剩状态,在保证末端溶解氧正常的情况下,前段混合液中溶解氧含量可能不足。
另一方面,其曝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会对大气再次产生污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利于环境保护,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产生的污泥由于含水量大,不易后续加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再处理的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污水处理装置曝气过程中氧气不足,以及散发的气体对大气污染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再处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曝气池(2)、沉淀池(4)、收集罩(14)和滤材(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池(2)一端与原水入口(1)相连接, 另一端通过过水管(3)与沉淀池(4)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曝气池(2)上方设有集气装置,所述的曝气池(2)底部设有分配管(11),分配管(11)通过气管与鼓风机(10)和进气管(9)相连,在分配管(11)的内部设有多个子气管(12),每一个子气管(12)都设有一个排气管(13),所述的沉淀池(4)的底部与污泥回流管(6)相连,污泥回流管(6)再与原水入口(1)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污泥回流管(6)的底部设有剩余污泥排放管(8),在剩余污泥排放管(8)的下面设有集泥池(19),集泥池(19)后面连接有加热脱水机(20)。
进一步,所述的集气装置包括收集罩(14)、集气管(15)和气体过滤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气体过滤装置包括滤材(16),以及在滤材(16)上方的缓冲间(17),所述的缓冲间(17)上方设有出气管(18)。
进一步,所述的沉淀池(4)通过出水管(5)与中空过滤器(7)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 具有鼓风装置,可保证曝气池内氧气充足;
2) 在曝气池上方有气体收集装置,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3) 对系统产生的污泥进行加热烘干,方便后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污泥再处理的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原水入口1;曝气池2;过水管3;沉淀池4;出水管5;污泥回流管6;中空过滤器7;剩余污泥排放管8;进气管9;鼓风机10;分配管11;子气管12;排气管13;收集罩14;集气管15;滤材16;缓冲间17;出气管18;集泥池19;加热脱水机2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污泥再处理的污水处理装置主要包括曝气池(2)和沉淀池(4),以及收集罩(14)和滤材(16),原水从原水入口(1)中进入到曝气池(2)中,曝气池(2)通过过水管(3)与沉淀池(4)连接在一起,沉淀池(4)中处理过后的水通过出水管(5)进入到中空过滤器(7)中,再排放到外界。
沉淀池(4)中的活性污泥沉淀下来,一部分通过污泥回流管(6)再次进入到曝气池(2)中,另一部分通过剩余污泥排放管(8)排除到集泥池(19)中,通过集泥池(19)对污泥进行收集,再输送到加热脱水机(20)中进行加热,去除水分,然后可作为生产肥料的原料,或进行无害处理进行填埋。
为了确保曝气池(2)内氧气充足,在曝气池(2)的底部中设有与进气管(9)和鼓风机(10)连接的气管,空气通过进气管(9)、鼓风机(10)进入到曝气池(2)底部的分配管(11),再通过分配管(11)进行分配到子气管(12)中,最后由排气管(13)排放到曝气池(2)中,与曝气池(2)中的污水发生反应,对污水进行处理。
在曝气池(2)上方设有集气装置,该集气装置包括收集罩(14)、集气管(15)和气体过滤装置。该气体过滤装置包括滤材(16),以及在滤材(16)上方的缓冲间(17),所述的缓冲间(17)上方设有出气管(18)。
虽然上面的举例了一些特定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本发明,但并不意味着本发明仅局限于其中的各种细节。相反地,在等价于权利要求书的范畴和范围内可以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地在各种细节上做出各种修改。说明书中未写明的部分为本领域公知常识,未进行详细述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瑞声,未经刘瑞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5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轴向补偿硅胶垫结构
- 下一篇:安全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