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麻痹性贝类毒素酶联免疫测试管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6370.6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6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涿州凯斯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2750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107国***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痹 贝类 毒素 免疫 测试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学检验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检测贝壳类食品中的麻痹性贝类毒素的酶联免疫测试管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中有毒藻类的爆发性增殖或通过在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体内蓄积会产生一些有毒的活性高分子化合物即海洋生物毒素,其中目前危害最大的是贝类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症状进展相当快,在摄入贝类0.5到2小时内即可发生,这主要取决于摄入毒素的量。在严重的病例中,呼吸麻痹很常见,如果没有提供呼吸支持就可能发生死亡。
目前国内外有关贝肉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方法大都采用小鼠生物法或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小鼠生物法测试周期长,误差较大,液相色谱法所使用的设备价格昂贵,检测过程繁琐,都不适合大量样本筛查与监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成本低廉的用于检测贝类食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试管试剂盒,并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快捷而且准确的检测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麻痹性贝类毒素酶联免疫测试管试剂盒,包括盒体和盒内的一包含有20根的测试管、23瓶试剂和放试剂的下凹瓶位,其特征在于:测试管采用的是包被了羊抗鼠的二抗,所述的23瓶试剂分别为18瓶样品稀释液、1瓶麻痹性贝类毒素酶标记物、1瓶抗体工作液、1瓶显色液、1瓶终止液、1瓶标准液,所述试剂瓶都设有相应下凹瓶位。
进一步,所述盒体是硬纸盒,所述20根测试管为聚氯乙烯管,放置于真空铝箔袋内,所述样品稀释液均用黑色帽的棕色玻璃瓶,酶标记物用白色帽的白色半透明PE塑料瓶,抗体工作液用白色帽的白色半透明PE塑料瓶,显色液用棕色PE塑料瓶,终止液用白色帽的半透明白色PE塑料瓶,所述下凹瓶位由塑料泡沫制成。
进一步,所述测试管是包被了羊抗鼠的二抗的聚氯乙烯管,直径为7.5mm,长度为12mm。所述样品稀释液试剂瓶的容量为2ml/瓶,酶标记物试剂瓶的容量为12ml,抗体工作液试剂瓶的容量为12ml,显色液试剂瓶的容量为12ml,停止液试剂瓶的容量为12ml。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快速、简便、灵敏、准确地测定贝类食品中的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含量。
附图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测试管的侧面纵剖面图(长为15mm);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试管的侧面横剖面图(长为75mm);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测试管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试剂瓶横切面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泡沫模具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盒体与固定泡沫模具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酶标反应测试管(1)预包被羊抗鼠二抗(2)固定于测试管的外框支撑架上,酶标反应测试管(1)可随要求使用;白色帽的半透明塑料试剂瓶(3)用于封装12ml麻痹性贝类毒素酶标记物;白色帽的半透明塑料试剂瓶(4)用于封装12ml麻痹性贝类毒素抗体,棕色塑料试剂瓶(5)用于封装13ml显色液,白色半透明塑料试剂瓶(6)用于封装12ml终止液,黑色帽的棕色玻璃试剂瓶(7)用于封装2ml的标准品溶液,黑色帽的半透明玻璃试剂瓶(8)18个用于封装样品稀释液;泡沫塑料模具(9)有23个瓶位,放置位置依次为:12ml酶标记物瓶位(10),12ml抗体溶液瓶位(11),12ml显色液瓶位(12),12ml终止液瓶位(13),2ml的标准品溶液瓶位(14),样品稀释液瓶位(15),盒体(16)是硬纸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涿州凯斯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涿州凯斯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63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