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镀防染盐退镀废水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6724.7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1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潘天明;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绿巨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防染盐退镀 废水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防染盐退镀废水的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对于电镀环保要求愈来愈高,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由于环境容量减少,2013年广东省部分地区电镀废水执行电镀废水排放标准(GB 21900 2008)中的表3标准。该标准要求一类污染物镍、铬出车间排放口或排入调节池前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极为严格。
电镀退镀过程中,添加大量防染盐(间硝基苯磺酸钠,含苯环)、氰化钠,退镀时,镀件上的铜、镍进入废水,当退镀废水进入综合废水处理设施后,废水呈黄色,阳光照射下,显红色,普通的漂水氧化法根本无法打开苯环,同时,退镀废水中镍含量一般约为0.1-5mg/L,已超出表3排放标准(0.1mg/L),氰化物与金属离子络合后,导致金属离子无法与OH-结合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去除,而使金属离子残留在废水中,导致最终排放水金属离子、COD超标,因此,防染盐退镀单独处理后再进入电镀废水处理设施中是必不可少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镀防染盐退镀废水的处理装置,它能够使排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减少该股废水对综合废水的COD和色度的贡献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镀防染盐退镀废水的处理装置,它包括破氰加药管、氧化剂加药管、混凝药剂加药管、水泵、微滤膜系统、反应池和多个穿孔曝气管,多个穿孔曝气管位于反应池的底部,破氰加药管、氧化剂加药管和混凝药剂加药管位于反应池的一侧上方,水泵的进液口与反应池的另一侧的出液口相连通,水泵的出液口与微滤膜系统连通,微滤膜系统具有净水出水口和污水回流口,污水回流口也与反应池连通。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可以破除电镀防染盐退镀废水中的防染盐、氰化物,出水的一类金属离子可达排放标准,水质稳定,相比较一般化学氧化反应,结构简单,操作容易,药剂投加量少,占地面积小,投资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镀防染盐退镀废水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电镀防染盐退镀废水的处理装置,它包括破氰加药管2、氧化剂加药管3、混凝药剂加药管4、水泵5、微滤膜系统6、反应池7和多个穿孔曝气管1,多个穿孔曝气管1位于反应池7的底部,破氰加药管2、氧化剂加药管3和混凝药剂加药管4位于反应池7的一侧上方,水泵5的进液口与反应池7的另一侧的出液口相连通,水泵5的出液口与微滤膜系统6连通,微滤膜系统6具有净水出水口6-1和污水回流口6-2,污水回流口6-2也与反应池7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如下:
1、退镀废水进入反应池7,通过破氰加药管2调整pH值及投加破氰药剂,穿孔曝气管1曝气搅拌,反应时间1小时左右,氧化破氰去除退镀废水的氰化物。
2、过量的破氰药剂(双氧水),调整pH值,再通过氧化剂加药管3,投加硫酸亚铁,穿孔曝气管1曝气搅拌均匀,反应时间2小时左右,氧化剂氧化分裂退镀废水的防染盐。
3、然后通过混凝药剂加药管4,调整pH值以及投加混凝药剂,穿孔曝气管1曝气搅拌均匀,反应时间1小时左右,反应池7内形成絮体,
4、完成上述步骤1-3后,开启水泵5。
5、进入微滤膜系统6,净水出水口6-1产水可进入超滤产水箱,进入回用系统,或排入排水口;污水回流口6-2的浓水重新进入反应池7,重复进行步骤4-5,不断浓缩。
6、步骤4-5运行至微滤膜系统6不产水,反应池7内浓缩液排入污泥浓缩池。
微滤膜系统6集沉淀、砂滤、超滤为一体的膜系统,退镀废水经步骤1-3后,已破氰、高级氧化、混凝过程,再进入微滤膜系统6过滤产水,从而使本装置达到破氰、高级氧化、混凝、沉淀、砂滤、超滤六位一体的目的,使排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同时出水水质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绿巨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绿巨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67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