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轧离线带钢厚度测量记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7016.5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0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付友昌;赵兴华;何宝泉;韩明;孙抗;宋广林;闫洪伟;韩有贺;温玉莲;于书刚;赵志坚;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8/04 | 分类号: | B21B3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06321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离线 带钢 厚度 测量 记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轧自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轧离线带钢厚度测量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冷轧生产线中,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需要对原料带钢和成品带钢的厚度分布需进行采样测量。目前,酸轧生产线测厚系统只能在线生产时才能实现对带钢的厚度测量,而对于离线随机测量样片带钢厚度却无能为力,同时测厚仪系统不具备厚度数据记录保存功能。如何要实现数离线检测,就需要对带钢样片厚度数据的自动测量、传输和记录,彻底解决手工测量数据存在的误差大、参考价值低等弊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轧离线带钢厚度测量记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带钢厚度测量不能在线测量和人工测量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轧离线带钢厚度测量记录装置,包括测厚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在线数据采集装置,其中,所述测厚设备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所述在线数据采集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记录装置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在线数据采集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记录装置还包括测量支架所述测量支架放置在所述测厚设备的C型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轧离线带钢厚度测量记录装置,将测厚设备作为测量工具,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通信通道,在线数据采集装置作为数据保存记录仪,相较于以往的人工测量厚度方法,此测量记录装置利用测厚仪实现了待测样板厚度的自动快捷测量,一块样板根据设定速度最多30s即可完成测量。在测量精度方面,测厚仪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01微米级别,相较于手工千分尺测量而言,其测量精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并且测厚仪的采样时间仅为2ms,这就使得厚度采样点的分布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轧离线带钢厚度测量记录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测厚仪,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在线数据采集装置,4、存储器,5、测量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轧离线带钢厚度测量记录装置,包括测厚仪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和在线数据采集装置3,其中,测厚仪1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相连,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与在线数据采集装置3相连。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厚仪1为IMS测厚仪,在线数据采集装置3为日本Tmeic公司设计的在线数据采集装置。
其中,测量记录装置还包括存储器4,存储器4与在线数据采集装置3相连。
其中,测量记录装置还包括测量支架5,测量支架5放置在测厚仪1的C型架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测量支架为人工焊接制作的钢质结构平台,用于保证待测样板平直摆放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记录装置工作方法如下:
步骤101:在测厚仪1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将测厚仪1进行调整,对现场射线快门的就地打开,同时根据测量需要,调整测厚仪1的C型架的运行速度,并且制作测量支架,测量支架用于带钢样板的稳定摆放,实现测厚仪1的现场离线测量;
步骤102: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进行离线数据采集,使测量的厚度数据能够在HMI(人机交互界面)和在线数据采集装置3得到实时显示;
步骤103:在线数据采集装置3中对厚度监控信号进行采集,将厚度数据用曲线的方式传送至存储器4,进行保存记录,以便以后的数据分析及利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记录装置通过IMS测厚仪硬件实现对样片带钢的离线厚度测量,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数据的传输,并且利用在线数据采集装置实时数据监控系统对厚度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具有精度高、方便快捷、自动记录数据等显著优点。
经过技术改进,一是实现了测厚仪的现场随时测量,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测量运行速度,而运行速度的快慢就决定了采样点的多少和采样点分布的稀疏;二是实现了测厚仪厚度数据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通信;三是通过在线数据采集装置实现了厚度数据的记录、分析、保存。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70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电热板及加热板组件
- 下一篇:耳道麦克风及其使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