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抓的医用约束手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7470.0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5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马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轶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23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约束 手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防抓的医用约束手套。
背景技术
临床医学中,在对重症患者进行医疗护理时,经常会遇到精神异常、意识不清且不能配合医生检查及治疗的患者,常出现病人将气管插管、心电监护电极、输液管、导尿管及各种引流管道等扯掉的现象,给治疗、监护工作带来极大麻烦,严重者直接对生命造成威胁。除此之外,在外科手术及外伤治疗过程中,由于伤口愈合时产生瘙痒,病人无意识地抓挠伤口,造成伤口感染,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治疗期增长等。针对以上问题,医院通常采用约束带把患者固定在病床上,此种方法虽然有效得防止了病人抓挠,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长时间的身体固定,造成患者血液循环障碍,常出现皮肤、软组织或关节挫伤,影响病人肢体功能康复,有时还会造成病人及病人家属与医护人员的对抗心理,影响了医疗效果。除将病人固定于病床外,医疗机构也设计出一些约束病人手指活动的手套,但现有的约束手套主要采用非透明材料,且手指部位多为五指封闭结构,不方便医护人员观察患者的手部情况,也不利于血液采集及血氧饱和度检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患者约束带和约束手套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手部观察和医护操作的防抓的医用约束手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抓的医用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手套体面料材质为透明硅胶,手套体内部设置有高强度钢丝,手套体正面及反面均设置有透气小口,手套体掌心部设置有椭圆形空心掌。
进一步,所述手套体手指套部位为半截形状,手指套长度覆盖第一个指关节且长于第一个指关节。
进一步,所述手套体手臂部位设置有锁带、锁孔和锁扣,锁带、锁孔和锁扣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手套体采用透明硅胶制作,便于观察患者双手情况以及增加病人双手的舒适度,硅胶中安装有高强度钢丝以增加手套体的强度,防止病人抓挠。手套体的手心手背上都设计有小孔便于透气,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加透气性,手套体掌心处做了一个空掌心。为防止手套滑落,手套体手臂部位设置有锁带、锁孔和锁扣。手套体做成半截形状,便于对患者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和取血化验。
与现有约束手套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手套体采用透明硅胶,便于医护人员实时观察患者的手指状况;
2.手套体手指部位设置为半截形状,手套体手指套部位覆盖第一个指关节且长于第一个指关节,手套体内部设置有高强度钢丝,此种结构可以在固定患者手部运动的同时,又保证患者手部不会出现挫伤,且可以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和取血化验,最大限度的体现了人为关怀;
3.手套体正面及反面均设置有透气小口,手套体掌心部设置有椭圆形空心掌,保证两个手套体内部的气流畅通性,促进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抓的医用约束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参阅附图1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抓的医用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手套体(1)面料材质为透明硅胶,手套体内部设置有高强度钢丝(2),手套体正面及反面均设置有透气小口(3),手套体掌心部设置有椭圆形空心掌(4) 。
所述手套体(1)手指套(5)部位为半截形状,手指套(5)长度覆盖第一个指关节且长于第一个指关节。
所述手套体(1)手臂部位设置有锁带(6)、锁孔(7)和锁扣(8),锁带(6)、锁孔(7)和锁扣(8)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轶,未经马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74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血管造影推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CT检查的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