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油污回收装置的制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8633.7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1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化明;李旭辉;王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郑汝珍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油污 回收 装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污回收清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上油污回收装置的制荡结构。
背景技术
深海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由于其储量巨大,开采的经济效率高,因而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开采的能源。
可是一旦原油泄漏,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包括对直接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等。就以2010年的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漏油事件为例,石油持续从海下流出;天然石油很容易跟海水融在一起;产生的粘稠混合物很难燃烧,甚至很难清理;这个季节的这片海域是非常脆弱的新生命的诞生地;海岸线上有大量很难清理的沼泽。所造成的损失达几百亿美元。
怎样能够快速的清理海面上泄漏的原油,是一个急待解决问题。现有的油污回收船往往一直处于航行状态,一直在消耗燃料;若使用吸油毡,吸油毡吸收了浮油之后不能再次利用,达不到循环利用,不利于节能环保。而传统的吸入式溢油回收装置一般采用水平吸口型成向下吸口型、其缺点是油水混合液吸入时带入空气较多,使收油效率降低。如何能够高效、机动、灵活的回收海面溢油,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日: 2013年3月27,公开号:CN102991649A)公开了一种海上浮油回收船,设有船体,船体上设有浮油回收塔、集油浮板和集油箱,船体的船底上设有浮油收集口,浮油收集口两侧的船体上安装集油浮板,集油浮板下边缘低于船底,浮油回收塔下端呈开口状并与浮油收集口相连,浮油回收塔经吸油管与集油箱相连,吸油管上设有抽吸泵。
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由于回收船只能向前先进,也就是说回收船只能沿一个方向收集浮油,操作回转复杂,效率低。
现有的油污回收船往往一直处于航行状态,一直在消耗燃料;若使用吸油毡,吸油毡吸收了浮油之后不能再次利用,达不到循环利用,不利于节能环保。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回收装置中不能旋转,不能够满足高效、机动、灵活的回收海面溢油,因此,也现有技术中也就不可能存在制荡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海上油污回收装置内部液体振荡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够有限限制浮油收集器内液体晃动和增加结构强度的一种海上油污回收装置的制荡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上油污回收装置的制荡结构,包括设置在回收装置主体内部的浮油收集器,所述的浮油收集器内部设置有制荡结构,所述的制荡结构与浮油收集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制荡结构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海上油污回收装置的制荡结构,通过在浮油收集器内部设置制荡结构,可以起到稳定浮油收集器内部液体的作用,同时还能提高结构强度。制荡结构内部设置空腔是为了方便被吸入浮油收集器内部的海水向下方排出到海里。由于海上油污回收装置主要的工作状态是旋转,在整个装置的旋转过程中,浮油收集器内部的液体会随装置的旋转而产生振动,影响回收装置的稳定性,而此制荡结构的设置有效地限制浮油收集器内液体的晃动,同是还有助于增加浮油收集器结构强度。并且该制荡结构制作方便,结构简单,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制荡结构包括内制荡舱壁和外制荡舱壁,所述的内制荡舱壁和外制荡舱壁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的空腔设置在内制荡舱壁和外制荡舱壁之间。设置内制荡舱壁和外制荡舱壁,这样方便空腔的设置,时而方便浮油收集器内部海水的排出,内制荡舱壁和外制荡舱壁之间设置连接件是为了增加制荡结构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制荡舱壁和外制荡舱壁分别为圆筒结构,所述的内制荡舱壁和外制荡舱壁的壁厚分别为0.5cm至1.5cm。上述结构的设置是根据浮油收集器内部结构及排水要求而设置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件为十字结构的加强筋。一字结构的加强筋有效地增强了制荡结构的强度。
作为优选,内制荡舱壁的中心处沿高度方向还设置管孔。设置管孔是为了方便输出油管的穿过,输出油管从浮油收集器内部穿出与船舶连接,将浮油收集器内部的油污输送到最终处理器中进行最后的处理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海上油污回收装置的制荡结构,可以起到稳定浮油收集器内部液体的作用,同时还能提高结构强度,并且该制荡结构制作方便,结构简单,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向剖视图;
图中:1、回收装置主体,2、浮油收集器,3、制荡结构,4、空腔,5、内制荡舱壁,6、外制荡舱壁,7、连接件,8、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86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型材下滑
- 下一篇:一种用于集装箱装卸的双层岸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