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道式余热锅炉用水冷快开人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9595.7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4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龙;陈建新;李春丰;祁海兵;沈爱东;吴源涛;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卓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姚姣阳 |
地址: | 2156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道 余热 锅炉 水冷 快开人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道式余热锅炉用炼钢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烟道式余热锅炉的水冷快开人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炼钢设备上,烟道式余热锅炉用水冷快开人孔装置安装于转炉汽化冷却烟道上,位于烟道的中段和三弯、四弯处,其目的是用于烟道内清灰、清渣或检修用的装置。人孔装置的设计和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炼钢车间内的温度和环境,影响着工厂的生产节奏。若人孔装置设计的好,还可减轻工人开关人孔及维护人孔的工作量。
目前大多炼钢厂使用的人孔装置一般为法兰螺栓紧固,上盖板内侧浇注耐材,有的钢厂采用盖板内嵌耐火棉的方式;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多发生耐材脱落、耐火棉脱落,从而盖板被高温烟气烧穿,或出现人孔筒体与烟道连接的焊缝开裂等现象;最终导致在转炉吹炼时,大量黄烟和火苗从烧穿、开裂处外冒,现场环境变的恶劣;同时因为人孔经常出现上述问题,导致工人对人孔的维护工作量增加,高温下作业的劳动强度变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且使用寿命长的烟道式余热锅炉用水冷快开人孔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道式余热锅炉用水冷快开人孔装置,包括人孔下筒体,所述人孔下筒体上设有下法兰,所述下法兰上两端至少各设有一个固定耳板,其中一个固定耳板上通过直角转臂固连有人孔上盖板,另一侧固定耳板上固连有拉杆,且所述拉杆上端穿过人孔上盖板上的固定孔,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人孔上盖板;所述下筒体及人孔上盖板均为内外圈夹层式结构,所述人孔上盖板夹层上设有盖板进水口及盖板出水口,所述人孔上盖板夹层内设有折流隔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烟道式余热锅炉用水冷快开人孔装置,拉杆上端的固定装置包括斜铁,所述斜铁穿过拉杆上端的与斜铁相匹配的矩形孔。
进一步的,前述的烟道式余热锅炉用水冷快开人孔装置,所述折流隔板为三块,且为错位放置。
进一步的,前述的烟道式余热锅炉用水冷快开人孔装置,所述下法兰与人孔上盖板之间设有石棉布层。
进一步的,前述的烟道式余热锅炉用水冷快开人孔装置,所述下筒体侧边设有下筒体进水口及下筒体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人孔下筒体、人孔上盖板设置成内外圈夹层式结构,并通水冷却,同时将原有法兰联接的螺栓改成斜铁插入拉杆的形式,有效地延长了人孔装置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因人孔烧穿导致的黄烟灰尘外溢现象的发生,也大大减轻了人孔装置维护的劳动人工。本设计的组合式结构,装配和拆卸方便,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烟道式余热锅炉用水冷快开人孔装置,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人孔下筒体2,所述人孔下筒体上设有下法兰12,该下法兰上两端至少各设有一个固定耳板5,本实施例中共有六个,其中一个固定耳板上通过直角转臂11固连有人孔上盖板9,其余五个固定耳板上固连有拉杆8,且人孔上盖板上设有供拉杆穿过的固定孔,拉杆穿过固定孔后,露出的上端设有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人孔上盖板,本实施例中选用的固定装置为斜铁4,该斜铁穿过拉杆上端开设的矩形孔;同时,下筒体及人孔上盖板均为内外圈夹层式结构,人孔上盖板夹层上设有盖板进水口3及盖板出水口1,且人孔上盖板夹层内放置有三块折流隔板10,为错位放置;下法兰与人孔上盖板之间设有石棉布层7。在下筒体的侧面还接有下筒体进水口13及下筒体出水口14。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卓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卓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95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豆粕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吊带钩钩体的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