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电池比热容及发热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9816.0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4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林;和祥运;于洪涛;陈中军;刘风磊;陈沥强;邓亚明;葛祥;梁荣嵘;李艳;赵豪星;王慧景;曹建航;陈慧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R3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 |
地址: | 20181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电池 热容 发热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测量电池比热容及发热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比能量高,循环寿命好等优点,已在多种电子消费类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和电子导航仪等。近车来,锂离子电池在电动助力车、电动汽车、通信基站、军事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锂离子电池虽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但是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电池自身的内阻和化学反应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些热量在特定条件下会累积在一起,如果热量长期积累,又没有合理的释放装置,就会导致电池及其系统过热的问题,从而影响电池的电性能和安全性能。尤其是在电动汽车等应用领域,成百上千的单电池串并联组成容量和功率较大的电池包系统。在这些电池包系统装置中,由于电池数量众多导致发热量更大,电池的热量因素就更加重要。根据电池比热容参数和特定充放电条件下的发热量,可以针对性进行散热设计,从而避免电池热量累计导致的电池失效甚至产生的安全事故。因此在进行电池组、电池包系统的设计中需要了解下列热量参数:1)锂离子电池的比热容数据;2)锂离子电池在特定充放电条件下的发热量。
电池的比热容数据虽然可以通过计算电池所有材料的比热容数据求得,但电池的组成材料多达几十种,计算量较大且不太准确。目前市面上没有专门针对锂离子电池比热容数据测量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电池比热容及发热量的装置,只需将电池放置于本测量装置内,通过测量装置内溶剂温度的数据从而间接地测量出电池的比热容和充放电发热量等数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电池比热容及发热量的装置,包括:
待测电池,所述待测电池的两侧设有电池极耳;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穿孔,所述待测电池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内部;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穿孔探入所述外壳体的内部。
其中,所述待测电池包括充放电导线;所述充放电导线与所述电池极耳相连接并通过所述穿孔伸出所述外壳体。
其中,所述外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设有密封部件,所述下壳体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密封槽互相连接并固定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
其中,所述穿孔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
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温度探头和温度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电池比热容及发热量的装置,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可以便捷地测量出电池的比热容和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池发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测量电池比热容及发热量的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量电池比热容及发热量的装置剖面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过程、条件、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没有特别限制内容。
图1和图2中,1-待测电池,11-电池极耳,12-充放电导线,2-外壳体,21-上壳体,211-穿孔,212-密封部件,22-下壳体,222-密封槽,3-温度传感器,31-温度探头,32-温度计,4-溶剂。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电池比热容及发热量的装置,包括:待测电池1、外壳体2和温度传感器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测量电池比热容及发热量的装置整体示意图,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待测电池1采用锂离子电池,也可采用其它类型的电池。外壳体2呈长方形,其包括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上壳体21上设有五个穿孔211,一个位于上壳体21的中间位置,另四个分别位于上壳体21的两侧,其中两个呈矩形、两个呈圆形。温度传感器3包括温度探头31和温度计32,温度探头31由精确到0.1℃的热敏电阻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9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热式自燃测试设备用气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件表面和边缘质量检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