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挖沟穴播种筒锥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1371.X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8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宁;高承芳;李文杨;张晓佩;刘远;林碧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7/02 | 分类号: | A01C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挖沟 穴播 种筒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播种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免挖沟穴播种筒锥。
背景技术
由于地形、地块形状和大小以及种植方式的制约,机械设备的使用受到限制,另外,随着劳动力的紧缺,栽培成本的高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保水保墒,防止水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等诸多要求,现有的播种设备已经无法满足需要,。所以,免挖沟穴播种筒锥的发明,对农业、林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和高效的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农业、林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和高效的使用价值的免挖沟穴播种筒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免挖沟穴播种筒锥,其特征在于:包括筒锥体,筒锥体的下部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锥尖部和与开口相匹配的闭合机构;所述筒锥体的上端设置有把手,把手的上部设置有开关装置,开关装置传动连接闭合机构;所述筒锥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关控制窗。
所述闭合机构为播种阀门,播种阀门通过折页安装在筒锥体的底部。
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安装在把手上部的拉手,拉手通过拉线传动连接播种阀门。
所述筒锥体的侧面上设置有脚踏板。
所述筒锥体的侧面上设置有深度固定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工作效率,省工省力,节省成本,实现了免开沟穴,有效防止了水土的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另外,本实用新型保持土址中水份不会因开挖沟穴风吹日晒而蒸发,保墒保水,提高种籽发芽率和种苗成活率。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手;2-把手;3-脚踏板;4-深度固定圈;5-播种阀门;6-锥尖部;7-筒锥体;8-开关控制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免挖沟穴播种筒锥,包括筒锥体7,筒锥体7的下部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锥尖部6和与开口相匹配的闭合机构,同时,所述筒锥体7的上端设置有把手2,把手2的上部设置有开关装置,开关装置传动连接闭合机构。另外,所述筒锥体7的顶部设置有开关控制窗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闭合机构为播种阀门5,播种阀门5通过折页安装在筒锥体7的底部。另外,开关装置包括安装在把手2上部的拉手1,拉手1通过拉线传动连接播种阀门5。
同时,考虑带实际使用的方便,所述筒锥体7的侧面上设置有脚踏板3,筒锥体7的侧面上设置有深度固定圈4。另外,为了控制播种量,可以在筒锥体7上设置调节拉杆螺栓,利用调节拉杆螺栓控制下种的数量和速度。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工作效率,省工省力,节省成本,实现了免开沟穴,有效防止了水土的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另外,本实用新型保持土址中水份不会因开挖沟穴风吹日晒而蒸发,保墒保水,提高种籽发芽率和种苗成活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例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据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13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