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氟盘管-风机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1865.8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4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章立标;唐进军;周玲娟;韩伟达;顾林峰;马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祥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胡龙祥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氟盘管 风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系统设备,具体是一种新型氟盘管-风机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氟盘管-风机换热系统常见于以空气为冷(热)源,或以空气为供冷(热)介质的空调机组。特别是在制冷量较大的空调机组中,由于换热盘管结构尺寸较大,空气不能均匀地通过换热盘管,影响了盘管的换热效率。为达到设计的换热量,通常通过增大盘管面积设计裕量,或改变冷媒分配量,或变回路换热面积设计等手段,要么换热面积存在大量浪费,要么技术实现难度较大,需通过长时间的反复试验才能达到基本满意的效果。
常见的换热盘管在机组上一般为/型、‖型、V型、W型或倒M布置。换热盘管一般为矩形(指迎风面或者出风面),风机风口为圆形或矩形,另盘管和风机相对位置还可能存在空间角。如盘管V型布置,风机置于顶部吸风,相应的通过盘管的风量上部大下部小,机组运行时盘管上下换热不均匀,换热量小。夏季制冷时,制冷剂在盘管中冷凝,盘管上部铜管中的制冷剂过冷度大,下部的制冷剂过冷度小或没有过冷度,在出口处混合后,过冷度大的制冷剂液体被加热,导致总的过冷度下降,换热量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传统的氟盘管-风机换热系统由于通过盘管的风量不均匀,换热盘管上下部换热差异较大,换热面积存在没有充分利用,盘管整体换热效率低下等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氟盘管-风机换热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氟盘管-风机换热系统,包括换热盘管、风机,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换热盘管、风机之间安装有均流导板。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换热盘管、均流导板、风机拼装连接构成一个整体。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换热盘管呈“V”字形布置,所述的风机位于其上方,所述的均流导板设于所述风机的下方并沿所述换热盘管的倾斜方向布置。尤其是:所述的均流导板与换热盘管之间保持间距;所述的均流导板呈“V”字形布置;所述均流导板的上边缘短于所述换热盘管的上边缘,所述均流导板的下边缘短于所述换热盘管的下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原有的换热盘管的基础上增加折流板,可使风更加均匀的通过换热盘管,使换热盘管上下部的换热更均匀,增加换热量,从而提高机组的能效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氟盘管-风机换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换热盘管,2-均流导板,3-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氟盘管-风机换热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换热盘管1、风机3,在换热盘管1、风机3之间安装有均流导板2。具体的:换热盘管1、均流导板2、风机3拼装连接构成一个整体;换热盘管1呈“V”字形布置,风机3位于其上方,均流导板2设于风机3的下方并沿所述换热盘管1的倾斜方向布置;均流导板2与换热盘管1之间保持间距;均流导板2呈“V”字形布置;均流导板2的上边缘短于换热盘管1的上边缘,均流导板2的下边缘短于换热盘管1的下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氟盘管-风机换热系统,通过在换热盘管与风机之间设置均流导板,改善了盘管表面的风量分布情况,使换热盘管上下换热更加均匀,提高机组的过冷度,有效的提高换热盘管整体的换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祥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祥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18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正五角星单转子无刷直流电动机
- 下一篇:外科临床甲状腺手术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