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2181.X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7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薛元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凯蓝钓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A01K8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鱼竿。
背景技术
普通带放线装置的鱼竿,比如海竿、矶竿,缺点是重,5.4米的鱼竿一般自重在200克左右,使用起来不方便,降低了垂钓的乐趣;其中的带放线装置,过线环太大,且垂直固定在竿体上,极易缠绕鱼线;且鱼线过线从竿稍往下第二节顶端处直接通过竿稍顶环走线,造成竿稍第一节受力不均匀,易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轻便、不易断裂和不易绕线的鱼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竿,所述鱼竿包括鱼竿本体、过线环、活动环和保护罩,所述竿稍由若干伸缩杆组成,所述若干伸缩杆相互套接以组成竿稍,所述每根伸缩杆上远离手把的一端上设置有过线环,每一过线环与整个鱼竿之间的夹角在10°~90°,且向鱼竿上远离手把的位置倾斜,所述活动环设置在竿稍的第一节上。
进一步的,所述过线环包括加固圈和过线圈,所述加固圈环绕固定在每一伸缩杆上远离手把的一端,所述过线圈固定在所述加固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过线环内孔直径为1.1毫米-2.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环的内径稍大于竿稍的第一节上远离手把的一端的外径,且小于竿稍的第一节上靠近手把的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鱼竿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用于罩住收缩后的竿稍。
进一步的,所述鱼竿本体由碳纤维布制成。
本实用新型鱼竿由碳纤维布制成,轻便实用方便;鱼竿的每根伸缩杆的末端上设置有过线环,所述过线环与所述鱼竿之间的角度在10°~90°,可以防止鱼线绕线;所述鱼竿的竿稍中间还设置有活动环,竿稍不易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鱼竿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节伸缩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鱼竿包括手把1、竿稍、过线环2、活动环3和保护罩4,所述竿稍由若干伸缩杆组成,所述若干伸缩杆相互套接以组成竿稍。所述每根伸缩杆上远离手把1的一端上设置有过线环2,每一过线环2与整个鱼竿之间的夹角在10°~90°,且向鱼竿上远离手把1的位置倾斜的竿稍,防止了鱼线绕线。
所述过线环2包括加固圈22和过线圈21,所述加固圈22环绕固定在每一伸缩杆上远离手把1的一端,所述过线圈21则固定在所述加固圈22上。所述过线环内孔直径为1.1毫米-2.0毫米。
所述竿稍的第一节上还设置有活动环3,所述活动环3可沿竿稍的第一节上下滑动。所述保护罩4用于罩住收缩后的竿稍,用于保护过线环2和活动环3防止刮伤和被挤压。其中所述鱼竿本体1由碳纤维布制成,使用起来轻便自如。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环3的内径稍大于竿稍的第一节上远离手把1的一端的外径,且小于竿稍的第一节上靠近手把1的的外径,以使得所述活动环3能在竿稍的第一节上滑动,且当滑动至第一节上的某一位置处时能在竿稍上固定,使其竿稍受力均匀不易断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凯蓝钓具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凯蓝钓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21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鱼竿支架
- 下一篇:具有排污排涝装置的规模化罗非鱼养殖水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