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采血混匀仪的采血管落管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2509.8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2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弘;崔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迈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刘英梅 |
地址: | 3017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采血 混匀仪 血管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采血混匀仪的采血管落管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采血混匀仪是对采血管进行摇转混匀操作的仪器,在医院、诊所、体检中心等涉及到采血及化验的场所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结构上,采血混匀仪一般应包括带有入管口的壳体、壳体的内部应设有采血管的位置检测装置、管型识别装置、倾转及摇转装置、收管装置以及必要的检测装置等(如落管检测、零位检测等),配合控制系统共同形成自动化程度高的一种智能仪器。其操作过程也仅仅是将采血管由入管口放入仪器内,而无需其它设定和检视等操作。此种“傻瓜”式仪器体现着医疗设备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上述各装置中,采血管的落管检测装置是很重要的环节,有效地检测采血管是否落管是进行下一步动作的前提条件,若采血管没有落管而进行下一动作则会造成仪器的混乱,因此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落管检测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位置检测精度高、利于提升采血混匀仪整体自动化程度的用于采血混匀仪的采血管落管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采血混匀仪的采血管落管检测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一固定板、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固定板;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检测发出端,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位置与所述检测发出端对正的检测接收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落管检测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相对设置的检测发出端和检测接收端对从两者之间落下的采血管进行检测,为控制其提供判断的信号,达到对是否落管的检测,检测精度高、利于提升采血混匀仪整体自动化程度。
优选地:所述检测发出端为激光二极管,检测接收端为光敏探头。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为电路板,分别设有用于控制检测发出端和检测接收端的控制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二固定板;2、第二支撑板;3、检测接收端;4、第一固定板;5、检测发出端;6、第二固定块;7、第一支撑板;8、第一固定块;9、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2,在第一支撑板7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一固定板4、在第二支撑板2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固定板1。
在第一固定板4上设有检测发出端5,在第二固定板1上设有位置与检测发出端5对正的检测接收端3。本实例中,检测发出端为5激光二极管,检测接收端3为光敏探头。
固定安装时,第一支撑板7与第二支撑板2均连接到采血混匀仪壳体的底部,也可以如图1所示将两者安装到底板9上,再将底板9安装固定于壳体的底部。为了提升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2的整体强度和防变形的效果以及提升两支撑板的安装便捷性,本实例中在底板9上固接第一固定块8和第二固定块6,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2分别通过螺钉固接在第一固定块8和第二固定块6上。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1可以是普通的板体,只用于固定和支撑,此时上面的各检测探头通过接线与控制器连接;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1也可以是电路板,各检测探头直接在该电路板上进行安装,电路板再通过接线连接至控制器。本实例中采用了后一种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迈医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迈医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25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