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头模具的改进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2678.1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3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正武封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改进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头加工生产领域,具体涉及封头模具的改进型结构。
背景技术
封头作为压力容器上的端盖,是压力容器的一个主要承压部件,起到密封的作用。封头可以做成罐形压力容器的上下底,也可以用于焊接在不准备再向前延伸的管道尽头上,将管道密封住。和封头作用差不多的产品有盲板和管帽,不过那两种产品是可以拆卸的,而封头焊好了之后是不可以再拆卸的。另外,封头还可应用到压力容器、管道、法兰盘、弯头、三通、四通等产品上。由封头的这些用途我们知道封头的品质直接关系到压力容器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在封头模具的使用过程中,位置容易出现变化,此时需要对模具的位置进行调整,模具一般都比较笨重,而现在的模具侧面上没有设置专门的把手,不利于后期的搬动。另外模具的底部为光滑的结构,很容易发生滑移,影响封头的成型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封头模具的改进型结构,在模具的侧面上设置有专门的把手,便于后期的位置调整,同时在底部设置有加强筋,增加模具的稳定性,更利于封头的成型操作。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封头模具的改进型结构,包括上模、下模、手柄和加强筋,所述的上模底部扣接在下模的顶部,上模内部中空;所述的下模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模成型槽,在下模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的上模和下模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手柄。其中的上模和下模采用扣接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实现对封头的一次成型,下模上的下模成型槽的形状可根据不同封头形状的需求对下模进行更换,来满足更多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强筋设置为网状方格结构。以增大底部的摩擦力,防止下模发生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柄为向内凹陷的方槽。避免方槽影响后期封头的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模和下模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手柄,上模和下模上的手柄分别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模成型槽为光滑的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模的外径小于上模的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在上模和下模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手柄,在封头模具的位置发生变化需要对其进行调整时,操作人员可握住手柄移动封头模具的位置,操作更方便。
2、 本实用新型的底部设置有网状方格结构的加强筋,增大封头模具底部的摩擦力,有效提高模具的稳定性,更利于封头的成型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向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上模;2、下模;3、下模成型槽;4、手柄;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1、下模2、手柄4和加强筋5,手柄4为向内凹陷的方槽。本实施例的上模1底部扣接在下模2的顶部,上模1内部中空;所述的下模2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模成型槽3,在下模2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5,加强筋5设置为网状方格结构。本实施例的上模1和下模2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手柄4,上模1和下模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手柄4,上模1和下模2上的手柄4分别对称分布,下模成型槽3为光滑的弧形面,下模2的外径小于上模1的外径。
下模上设置有专门的下模成型槽,能够实现封头的一次成型操作。在上模和下模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手柄,在模具位置发生移动时,需要对位置进行调整,我们就可以握住手柄进行移动。手柄设置为向内凹陷的方形槽,不会对其它器件产生影响。在封头模具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可以防止封头模具发生滑动,更好的对封头进行成型操作。
如上所述便可实现该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正武封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正武封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26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