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波纹炉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2682.8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3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正武封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14 | 分类号: | B21D22/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纹 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波纹炉胆机。
背景技术
波形结构作为弹性元件,大约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它主要用于液压、气压敏感元件及热膨胀缓冲部件,在锅炉生产中则用于制作波形炉胆。波形炉胆是燃油锅炉的重要部件,该部件直接受到高温火焰的辐射和高温烟气的冲刷,对炉胆的要求是较为苛刻,具体表现在必须最大限度地防止热辐射、热传递、热对流损耗。而波纹炉胆则可以克服这些缺陷,利用波形炉胆的轴向伸缩变形,可减轻锅壳、管板和炉胆本身产生的热应力,更为重要的是减轻炉胆伸长在炉胆与管板连接处所造成的应力集中。波纹炉胆既强化了烟气的扰动,又增大了辐射传热面积;既增加了炉胆的刚度,又有效的减弱了炉胆的膨胀应力;既增强传热效果,又促进为燃料在炉膛内的燃烧。由此可知,炉胆的波形数目直接影响着热应力与应力集中的大小和炉胆的加工工艺。现在用于生产波纹炉胆的设备存在波纹形状不容易控制、焊缝质量不高,生产出的波纹炉胆成型粗糙,使用寿命短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波纹炉胆机,采用旋压成型技术,生产出的波纹炉胆焊缝质量高、波纹形状易于控制且使用寿命更长。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波纹炉胆机,包括底座、机体、套筒和中心轴,所述的机体安装在底座上,机体顶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两块平行的安装板,在两块安装版之间平行插有多根中心轴和限位杆;所述的中心轴上套有套筒,套筒表面上均匀设置有波形螺纹。带有波形螺纹的套筒滚动挤压位于内部的圆筒,直到达到波浪形状的要求为止。
进一步地,多根中心轴分为两排,顶排安装有一根中心轴,底排平行安装多根中心轴。可同时实现对多个圆筒进行挤压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心轴能够沿对称轴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杆平行安装在多根中心轴围成区域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套筒的外围与机体的底部有一段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体的侧面上安装有电机。电机带动中心轴和套筒转动,实现对套在旋压机上的圆筒体进行旋压,在圆筒体外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波形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才用旋压成形工艺,焊缝质量高,圆筒体尺寸标准,波浪形状易于控制,制作出的波纹炉胆使用寿命更长。
2、 本实用新型在机体上设置有多根中心轴,中心轴上均套有套筒,可实现对多根圆筒同时进行旋转挤压成型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底座;2、机体;3、套筒;4、中心轴;5、限位杆;6、电机;7、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机体2、套筒3和中心轴4,机体2的侧面上安装有电机6。本实施例的机体2安装在底座1上,机体2顶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两块平行的安装板7,在两块安装版7之间平行插有多根中心轴4和限位杆5,限位杆5平行安装在多根中心轴4围成区域的两侧。本实施例的中心轴4上套有套筒3,套筒3表面上均匀设置有波形螺纹,套筒3的外围与机体2的底部有一段距离。本实施例的多根中心轴4分为两排,顶排安装有一根中心轴4,底排平行安装多根中心轴4,中心轴4能够沿对称轴旋转。
把初步合格的圆筒体装在旋压机上,由电动机经减速箱带动中心轴、套筒和圆筒体缓慢旋转,在旋转的同时,用柴油火焰把要加工的部位加热到600℃以上时,开启压缩空气把符合波形炉胆波浪形状的套筒滚动挤压向圆筒体挤压。边旋转,边挤压,直到达到波浪形状的要求为止。多根中心轴、套筒可实现同时转动,实现同时对多个圆筒进行加工成型波纹炉胆,用该方法加工生产的波纹炉胆成型易于控制,焊缝质量高,生产出的波纹炉胆使用寿命长。
如上所述便可实现该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正武封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正武封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26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