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火花堆焊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3357.3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1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宣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浩 |
主分类号: | B23K9/04 | 分类号: | B23K9/04;B23K9/09;B23K9/1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陈洪娜 |
地址: | 31547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火花 堆焊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火花堆焊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堆焊是工业零部件材料表面改性和制造修复的一种经济而快速的工艺方法,而电火花堆焊机是实现堆焊的主要工具之一。
电火花堆焊机修复金属部件缺损的原理是:将金属修补材料接电源正极,工件接电源负极,并使工件和修补材料之间进行脉冲放电,在放电过程中少量的金属材料会转移至工件上,反复多次的放电转移,就会使工件上形成堆积层,从而将缺损部分修复。
目前,电火花堆焊机大多是利用旋转的焊接材料接触工件,焊接材料和工件之间产生摩擦间隙,进而完成脉冲放电堆焊过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因素会使堆积层的某些点突出基面,这些点更容易发生放电而接收到更多的金属,造成这些点的材料表面迅速长高,使得形成的修复层结构疏松、表面毛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堆积层表面个别点迅速增高,从而显著提高修复层质量的电火花堆焊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火花堆焊电路,包括有主电源、第一脉冲发生电路、工件和焊补材料,其中,所述主电源的正极和所述焊补材料相连,所述主电源的负极经所述第一脉冲发生电路和所述工件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堆焊电路还包括有副电源和第二脉冲发生电路,所述副电源的正极和所述工件相连,所述副电源的负极经所述第二脉冲发生电路和所述焊补材料相连,并且,所述第一脉冲发生电路和所述第二脉冲发生电路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处于导通状态。
要保证上述第一脉冲发生电路和第二脉冲发生电路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处于导通状态,具体地,可以采用单片机控制实现两个脉冲发生电路的自锁设置,也可以在每个脉冲发生电路中设置定时器,通过控制导通时间来实现两个脉冲发生电路在不同时间内的导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脉冲发生电路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实现:该第一脉冲电路包括有第一直流电源、单片机、NPN型第一三极管、NPN型第二三极管、PNP型第三三极管和N沟道第一场效应管,其中,所述单片机包括有第一输出端,该第一输出端经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共接后经第五电阻和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四电阻和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主电源的负极共接后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该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所述工件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脉冲发生电路包括有第二直流电源、第一光耦、NPN型第四三极管、NPN型第五三极管、NPN型第六三极管、PNP型第七三极管和N沟道第二场效应管,其中,所述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串接后并联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两端;所述单片机还包括有第二输出端,所述的第一光耦的输入二极管正极经第八电阻和所述单片机的第二输出端相连,该第一光耦的输入二极管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一光耦的输出三极管集电极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该第一光耦的输出三极管发射极和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经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该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一路经第九电阻和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另一路经第十电阻和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该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一路经第十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另一路经第十二电阻和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七三极管的基极共接为一点,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该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一路和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另一路经第十三电阻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十四电阻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副电源的负极共接后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该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主电源的正极共接后与所述焊补材料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浩,未经宣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33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 下一篇:一种带环形卡扣的球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