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防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3962.0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4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新飞;袁秀莲;杨小荣;金小林;李秋兰;桂久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张少宏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防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嵌入式防冲器,属于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田生产现场管理中,抽油泵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抽油井的产量,严重时直接影响作业区年计划产量的完成。抽油泵活塞内主要由双凡尔组成,即固定凡尔和游动凡尔组成,因此抽油泵在抽吸过程中,它的固定凡尔和游动凡尔在抽吸原油过程中就会有砂蜡和脏物贴在固定凡尔和游动凡尔的表面,影响了抽油泵的正常工作,为了使抽油泵工作正常,在现场管理中操作员工就会通过碰泵这项工作使固定凡尔和游动凡尔表面的砂蜡和脏物脱离双凡尔表面,使抽油泵恢复正常工作。因此碰泵工作是日常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而在碰泵过程中,现场操作员工在碰泵时必须对抽油机悬绳器上固定在光杆上的卡子进行上移至超过原抽油机防冲距100—200MM的距离才能完成碰泵工作,现场操作员工移动光杆卡子有时位置太高,一只手手托光杆卡子的下方,另一只手拿板手进行紧固悬绳器上端的光杆卡子,在碰泵操作过程中操作时间都在30分钟以上,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一但盘根盒上的吃负荷的固定卡子打的不牢,卡子滑落就有可能将现场操作员工的手指砸伤和砸掉,这类碰泵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就有50多起,这种活生生的血的教训事故深深记在每个操作员工的脑海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嵌入式防冲器。
一种嵌入式防冲器,开槽圆柱形短节连接顶丝,开槽圆柱形短节连接手柄。
开槽圆柱形短节的开槽口直径30MM、内径46MM,圆直径60MM、长度为300MM、350MM或40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规避操作中存在的风险,避免现场操作员工在进行碰泵工作时操作时间长,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安全的因素,为了减少事故率和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员工操作时间。
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降低员工的工作强度,根据现场抽油泵的防冲距的不同,加工成不同长度分别有30CM,35CM和40CM的嵌入式防冲器,应用到生产现场后可避免由于设备的缺陷给现场操作员工带来的不安全的因素,为现场操作员工进行碰泵操作竖起了一道牢固的安全屏障。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嵌入式防冲器,开槽圆柱形短节1连接顶丝3,开槽圆柱形短节1连接手柄2;开槽圆柱形短节1的开槽口直径30MM、内径46MM,圆直径60MM、长度可分别加工成为300MM,350MM,400MM。
抽油井安装嵌入式防冲器,碰泵时只需在盘根盒上打紧同型号的光杆卡子后,启抽抽油机使驴头卸掉负荷后,取下悬绳器上安装的嵌入式防冲器即可进行碰泵操作,不用在卸悬绳器上的光杆卡子,碰完泵后通过再安装回嵌入式防冲器后便可恢复抽油井的正常生产。
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3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油管射孔及机械封隔压裂管柱
- 下一篇:喷射式可控水的除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