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井防护格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4010.0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4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邓尚炯;伍毅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尚炯;伍毅雄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3F5/02;E03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翔;李弘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防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井防护格。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地下通讯线缆、排水管网、燃气管道等等纵横交叉,需要设置雨水井、检查井等多种地下井,这些地下井分布密集,且多分布在居民区和人流量大的道路上,目前的地下井盖往往采用铸铁制成,当管路检修、井盖移开或者意外损坏未及时更换甚至被盗丢失时,市民因此误坠井内造成人身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在原有的地下井盖的下方安装的保障路上行人安全的地下井防护格。
一种地下井防护格,用于安装于地下井口且位于地下井盖下方,该地下井防护格包括一防护本体及连接该防护本体的若干连接件,该防护本体由硬质材料制成,该防护本体上设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本体包括若干肋条交叉连接,所述肋条之间围成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本体的肋条包括若干环形的第一肋条及若干呈放射状的第二肋条。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通孔呈扇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本体的肋条包括若干横向设置的第一肋条及若干竖向设置第二肋条。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连接件包括一支撑扣、用于连接所述地下井的内壁的受力件、及将所述防护本体的一连接端与该支撑扣固定的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扣与受力件是由金属材料一体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扣与该受力件枢接,该支撑扣包括设置在一侧边缘的二枢接端,所述受力件的底部设有枢接端,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一转轴连接该支撑扣及受力件的枢接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一盖体,所述支撑扣还包括设置在另外一侧的二卡扣部,所述盖体一侧向下延伸二扣耳以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盖体的另外一侧向下设有二勾部以勾设所述支撑扣的卡扣部,以与所述支撑扣共同围设并固定所述防护本体的连接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扣由塑料制成,所述受力件由金属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地下井防护格在原有的地下井盖的下方进一步地保障路上行人安全,当需要维修下井时,将地下井盖打开,直接将防护本体从连接件上取出即可下井,方便快捷,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下井防护格安装在一地下井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地下井防护格的立体图,其中部分连接件呈打开状态。
图3为图2的地下井防护格局部组装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地下井防护格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2的地下井防护格另一角度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的地下井防护格的剖视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更清晰地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井防护格,包括一防护本体10、连接该防护本体10的若干连接件20。每一连接件20的一端通过固定件30连接防护本体10的周缘部分,另一端通过螺杆40及螺母50用于固定在地下井的侧壁上,在原有的地下井盖下方进一步起保护作用。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地下井为窨井,亦可以是检查井、沙井、雨水井、污水井、电力井、通讯井、自来水井、燃气井等等。
该防护本体10由硬质材料制成,如金属材料等强度、硬度较大的材料。该防护本体10的外部轮框呈圆形设置,以配合安装入所述地下井口的纵向中部。该防护本体10的中部设有若干通孔11,以在保证该防护本体10强度能承受一般人和自行车的重量的情况下,尽量减轻防护本体10自身的重量及材料。
防护本体10包括若干肋条相互交叉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这些肋条包括直径递增的环形的第一肋条15、呈放射状的第二肋条16,相邻的二第一肋条15与相邻的二第二肋条16共同围成所述通孔11。每一通孔11呈扇形设置,尺寸小于普通成人的脚板尺寸,以防止行人错脚踩入崴伤。最外围的第一肋条15与两个十字交叉的第二肋条16形成四个连接端18,每一连接端18上均设有一上下贯穿的穿孔180。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部分肋条可以是横向设置,部分肋条竖向设置,最外围的肋条呈圆环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件20的数量可以是四个以上,对应的连接端18及穿孔180的数量也对应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尚炯;伍毅雄,未经邓尚炯;伍毅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4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体气相沉积用射频电源
- 下一篇:一种用于平流沉淀池的吸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