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锅炉锅筒水位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4815.5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1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胡祥东;易晓伟;朱小棣;张维;兰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节能三峰能源有限公司;中节能工业节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锅炉 水位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部件,具体涉及一种余热锅炉锅筒水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锅炉是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废液中的余热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的锅炉,通常由锅筒、烟罩、烟道、加料管、氧枪口、氮封装置及氮封塞、人孔、压力测量装置、烟道的支座和吊架等组成。余热锅炉通过余热回收可以生产热水或蒸汽,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锅筒,又称汽包,是锅炉中用以进行汽水分离,组成水循环回路并蓄存锅水的筒形压力容器,锅筒对压力具有一定的承受范围,安全问题十分重要,即使是小型锅筒,又称汽包,是锅炉中用以进行汽水分离,组成水循环回路并蓄存锅水的筒形压力容器,锅筒对压力具有一定的承受范围,安全问题十分重要,即使是小型,锅筒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也十分严重,因此对锅筒中的水储存量有一定要求,所以在锅筒上设有锅筒水位测量装置,为了防止汽或水连通管堵塞,造成水位事故,防止炉水碱度过高对玻璃管腐蚀,造成内壁模糊发毛,水位不清,所以水位计的清洗是锅炉日常维护必要的操作,现有锅筒压力测量装置上,清洗水位计的水放水管直接排出,放水管放出的水不但会导致设备腐蚀,而且因为水温较高,直接排出会烫伤放水管下方的工作人员,另外,设在放水管上的针形阀不能借助扳手,工作人员操作时容易被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收集水位计下方放水管排出的水,通过排污管统一排放的余热锅炉锅筒水位测量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余热锅炉锅筒水位测量装置,包括水位计、截止阀和放水管,所述水位计、截止阀和排污阀通过放水管依次连接,所述放水管出口下方增设有漏斗和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漏斗底部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在所述放水管下方设有漏斗和排污管,放水管排出的水就能被集中收集到漏斗中,经排污管排至排污池,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放水管放出的水腐蚀设备,或者烫伤放水管下方的工作人员。
进一步地,在所述排污阀为闸阀,与针形阀相比,闸阀可以用“F”扳手操作,避免了工作人员操作时被高温烫伤。
进一步地,所述放水管设置成两端竖直,中间段水平的形状,且放水管两端的开口方向相反,并在中间段设置所述闸阀,放水管中间段水平设置有利于工作人员在操作台上开启和关闭闸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余热锅炉锅筒水位测量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余热锅炉锅筒水位测量装置,包括水位计2、截止阀3和放水管4,水位计2设置在余热锅炉的锅筒1侧壁上,用于测量锅筒1中的水位,所述放水管4连接在水位计2下方,水位计2上方以及放水管4与水位计2之间设有截止阀3,在放水管4上设有排污阀,所述放水管4出口下方增设有漏斗6和排污管7,所述排污管7与漏斗6底部连通。
在所述放水管4下方设有漏斗6和排污管7,放水管4排出的水就能被集中收集到漏斗6中,经排污管7排至排污池8,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放水管4放出的水腐蚀设备,或者烫伤放水管4下方的工作人员。
在所述排污阀为闸阀5,与针形阀相比,闸阀5可以用“F”扳手操作,避免了工作人员操作时被高温烫伤;所述放水管4设置成两端竖直,中间段水平的形状,且放水管4两端的开口方向相反,并在中间段设置所述闸阀5,放水管4中间段水平设置有利于工作人员在操作台上开启和关闭闸阀5。
具体实施方式:
冲洗水位计2时,因水位计2中有高温水和蒸汽,设置在水位计2下方的闸阀5温度较高,工作人员可以用“F”形扳手打开闸阀5,此时,水位计2中的水和污垢都进入到漏斗6中,通过漏斗6流入排污管7,通过排污管7统一排放至排污池8中。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节能三峰能源有限公司;中节能工业节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节能三峰能源有限公司;中节能工业节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48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逆流循环冷却器
- 下一篇:一种家用小型冷热空气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