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免操作点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5710.1 | 申请日: | 2013-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4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栾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栾玉春 |
主分类号: | F23Q7/20 | 分类号: | F23Q7/2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71000 云南省大***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操作 点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自动免操作的香烟点烟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与装置本身不需任何接触性操作,由数字逻辑电路实现自动控制,达到安全、节能、卫生的目的,特别适用于有特殊管理需要的公共场所。
背景技术
有许多场所,出于安全管理的需要,不准携带打火机和火柴,为了解决火源管理和吸烟者点烟的矛盾,目前一般采用机械锁定打火机或用车用点烟器来解决。但这些方式都存在易损坏、易丢失的缺点,同时因公众接触性操作,也存在着不卫生易传染疾病的问题。
造成这些缺点和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就是每次使用都需要使用者对点烟装置进行接触性操作。本实用新型采用光电检测和数字逻辑电路实现了点烟过程全自动、免操作、免接触,彻底解决了目前正在使用的同类装置的缺陷问题。本实用新型外形小巧简洁、节能、使用方便、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光电检测和集成数字逻辑电路实现全自动免操作的香烟点烟装置,既满足了管理与使用的要求,同时因为不需要任何接触性操作,具有安全、卫生、节能的特点。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点烟器外壳正面设有点烟孔,背面设置电源插头,外壳内设置变压电路和数字逻辑电路,数字逻辑电路由红外光检测、防误触发逻辑电路、555单稳态电路、施密特触发器和可控硅控制的电加热丝五个部份电连接成,红外光检测电路的红外发射、接收管设置在点烟孔位置。
所述的防误触发逻辑电路采用了一个或非门和与非门逻辑电路,与红外光检测电路和施密特触发器点连接。
所述的施密特触发器采用CC40106集成块,变压电路有12V和5V两路交流输出,5V的交流输出连接7805集成块后输出5V直流稳压电源。
在点烟器外壳正面还设有烟灰收储槽以及数字逻辑电路中的蜂鸣器和三种状态指示灯。
点烟孔为导向管结构,导向管顶部设有一金属网状挡片,挡片后设置电加热丝,挡片与电加热丝间距1mm,导向管进入5mm处的相对应两侧有两个导管,红外发射、接收管分别装在该两个导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采用光电检测和数字逻辑电路控制点烟装置,使用过程全自动免操作,既安全可靠,又干净卫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静态耗电小,安装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准许吸烟的公共场合和火源特殊管制的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外观侧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点烟孔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内部侧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外观后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数字逻辑电路图。
图6:本实用新型电源电路图。
图7:时序波形图。
图中:1.点烟孔,2.蜂鸣器,3.状态指示灯(红D3、黄D4、绿D5),4.烟灰收储槽,5.电热丝,6.金属网状挡片,7.红外光发射管D1,8.光敏三极管D2 ,9.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全自动免操作点烟装置为一方形盒体,由高强度、耐高温塑料件构成。点烟孔1为长15mm,内径为12mm的圆管,由外至内5mm处对应两侧有两个导管,内置红外光发射管D1和光敏三极管D2。点烟孔顶部放置一个金属网状挡片6(见图2),挡片后设置电热丝5,二者的间距为1mm,可防止使用者直接把香烟抵在电热丝5上,造成电热丝5损坏。方形盒体顶部下端是空的,正下方有一个活动的烟灰收储槽4,专门用来收集烟灰、烟丝,一段时间后将其取出倒掉(见图1)。电源插头9平时倒卧于盒体后部的凹槽内,使用时将其拉出插在墙壁插座上即可。
本点烟装置盒体面部设有三个LED状态指示灯3和蜂鸣器2,LED指示灯颜色分别为红、黄、绿,分别代表此装置不同的工作状态。红灯亮,表示通电待机;黄灯亮,表示电热丝正在加热、稍候;绿灯亮,表示可以点烟了。要点烟时,将香烟从点烟孔中轻轻插入,待绿灯亮、蜂鸣器发出“滴”提示音时,就可以点烟了,整个过程无需任何接触性操作。
数字逻辑电路(见图5)由红外光检测、防误触发逻辑电路、555单稳态电路、施密特触发器CC40106单稳态触发器,可控硅控制电加热丝五个部份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栾玉春,未经栾玉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5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