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智能加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5898.X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9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覃新烈;蒙广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新烈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周小芹 |
地址: | 546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智能 加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配件,特别是一种电动车智能加程器。
背景技术
电动车由于其绿色、环保、便捷、节能的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但是目前电动车的普遍存在以下缺点:一、电动车蓄电池在使用过程,充电、放电依次循环使用,无效功率消耗过大,蓄电池容量有限,寿命容易缩短。二、蓄电池容易产生涨鼓使行驶里程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车智能加程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蓄电池容量有限、寿命缩短、行驶里程下降的不足之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智能加程器,包括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IC1、蓄电池电流检测电路IC2、蓄电池容量控制电路IC3以及补偿电容器C,
所述的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IC1的输入端与电源正极线A连接,输出端与蓄电池容量控制电路IC3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蓄电池电流检测电路IC2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与电源正极线A连接,输出端分别与蓄电池容量控制电路IC3的输入端、电动车控制器的输入端引线A1连接;
所述的蓄电池容量控制电路IC3的输入端还通过二极管D1与电源正极线A连接,还与补偿电容器C的输出端连接,蓄电池容量控制电路IC3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源负极线B、补偿电容器C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补偿电容器C的输出端与电动车控制器的输入端引线A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IC1设有1号、2号、3号、4号、5号引脚,所述的1号、3号引脚分别连接地线,2号引脚作为输入端与电源正极线A连接,4号、5号引脚作为输出端分别与蓄电池容量控制电路IC3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蓄电池电流检测电路IC2设有6号、7号、8号、9号、10号引脚,所述的8号引脚作为输入端通过电阻R与电源正极线A连接,6号、7号引脚作为输出端分别与蓄电池容量控制电路IC3的输入端连接,9号引脚作为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2与电动车控制器的输入端引线A1连接,所述的10号引脚连接地线。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蓄电池容量控制电路IC3设有①号引脚、作为输入端的②号、③号、④号、⑤、⑦号引脚、作为输出端的⑥号引脚,所述的④号引脚与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IC1的4号引脚连接,⑤号引脚与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IC1的5号引脚连接,②号引脚与蓄电池电流检测电路IC2的6号引脚连接,③号引脚与蓄电池电流检测电路IC2的7号引脚连接,①号引脚连接地线,⑥号引脚连接电源负极线B,⑦号引脚与补偿电容器C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补偿电容器C设有作为输入端的⑨号引脚、作为输出端的⑧、⑩号引脚,所述的⑧号引脚与电池容量控制电路IC3的⑦号引脚连接,⑨号引脚与电池容量控制电路IC3连接,⑩号引脚与电动车控制器的输入端引线A1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之电动车智能加程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提高电动车蓄电池的储电量及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IC1、蓄电池电流检测电路IC2、蓄电池容量控制电路IC3以及补偿电容器C,当电动车在起步或上坡时,可通过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IC1、蓄电池电流检测电路IC2将检测到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输送至蓄电池容量控制电路IC3,蓄电池容量控制电路IC3将电压和电流放大,并对补偿电容器C进行充电,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提高电动车蓄电池的储电量,还能防止蓄电池因硫化而产生的涨鼓现象,从而延长电动车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能使之延长百分之60以上。
2. 可增加电动车的续行里程: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IC1、蓄电池电流检测电路IC2、蓄电池容量控制电路IC3以及补偿电容器C,当电动车在起步或上坡时,可通过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IC1、蓄电池电流检测电路IC2将检测到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输送至蓄电池容量控制电路IC3,蓄电池容量控制电路IC3将电压和电流放大,并对补偿电容器C进行充电,从而可大大增加电动车的续行里程,使电动车在原来行程基础上可增加18~30公里左右,同时也减少了电动车日常使用的充电次数,提高了消费者的出行便利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电动车智能加程器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之电动车智能加程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新烈,未经覃新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58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