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唇形密封圈及管道密封连接装置、混凝土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6093.7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3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 | 分类号: | F16J15/32;F16N1/00;F16L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管道 密封 连接 装置 混凝土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泵送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唇形密封圈及管道密封连接装置、混凝土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输送管连接处密封效果好坏,密封件使用寿命,直接影响混凝土泵送机械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率。
目前,国内外混凝土泵送输送管道一般有两种密封形式。如图1所示的端面O形圈密封结构形式和如图2所示的法兰外圆对称唇形密封圈密封结构形式。O形密封圈4密封为静态密封,对称唇形密封圈5可以为静态和动态密封。现有技术中,对称唇形密封圈密封形式应用最广。密封圈材料一般采用橡胶,如:橡胶、丁腈橡胶、聚氨酯等材料。
如图1所示,相邻的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端面对接,在两个管道的端面上具有密封槽,O形密封圈4设置在密封槽中,并通过连接管夹3将两个管道夹紧连接。
如图2所示,采用对称的唇形密封圈5密封时,唇形密封圈5的两个密封面6分别贴合密封在相邻的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连接法兰外周上,并通过连接管夹3将两个管道夹紧连接。
图3为对称的唇形密封圈5的局部剖面图,图4为对称的唇形密封圈5截面图。该密封圈结构需要保证在一定压力下动态密封和静态密封。动态密封为相邻的两个输送管在一定外力下可以绕轴心相对转动,图2中第二管道2绕轴心线相对第一管道1转动,对称的唇形密封圈5与第二管道2的法兰外周发生相对运动。因为需保证管路的密封性,对称的唇形密封圈5与管道法兰外圆处于过抱紧状态,即:对称的唇形密封圈5内圆尺寸小于和管道法兰外周尺寸,一般直径上尺寸过盈量约2-8mm左右。
管道相对转动(动态密封)时,唇形密封圈5与管道间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为了降低转动摩擦阻力矩,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装配前在管道法兰外圆上涂润滑脂方法。因管道法兰外圆与密封圈紧密贴合,润滑脂被挤出,在管道内有压力和相对运动时,润滑脂更易被密封圈挤压出管道法兰外周与密封圈之间的接触面,失去了减少摩擦阻力和降低磨损的作用。为了达到降低转动摩擦阻力矩的效率,需经常和定期进行重新装配加润滑脂。增加了保养工作量,降低了密封圈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防止润滑脂被挤出的唇形密封圈及管道密封连接装置、混凝土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连接第一回转体和第二回转体的唇形密封圈,唇形密封圈的横截面呈C字形,唇形密封圈的内周面上具有与第一回转体的第一回转面贴合密封的第一密封面,以及与第二回转体的第二回转面贴合密封的第二密封面,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分别位于C字形的开口的两侧;第一密封面与第一回转面之间和/或第二密封面与第二回转面之间具有存储润滑脂的储油腔。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上分别设置有环形凸边,环形凸边朝向C字形的开口延伸,环形凸边的台阶处形成存储润滑脂的环形储油间隙。
进一步地,环形凸边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2mm。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上分别至少设置一个环形沟槽。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分别设置1至4个环形沟槽。
进一步地,环形沟槽的边缘与第一密封面或者第二密封面的边缘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2mm。
进一步地,环形沟槽远离C字形的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唇口,密封唇口朝向C字形的开口延伸。
进一步地,密封唇口包括与第一回转体或者第二回转体贴合密封的唇口密封面、和与润滑脂作用的承压面,唇口密封面和承压面之间形成唇口夹角α,其中,α<90°。
进一步地,密封唇口包括与第一回转体或者第二回转体贴合密封的唇口密封面、和与润滑脂作用的承压面;唇口密封面与唇形密封圈的回转轴线之间具有夹角β;承压面与经过密封唇口的顶点并垂直于回转轴线的径向直线具有夹角γ,且径向直线与环形沟槽的内壁具有交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管道密封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夹,连接管夹上设置有前述的唇形密封圈,唇形密封圈的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分别与相互连接的两个管道的法兰的外周面贴合密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管道,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通过前述的管道密封连接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60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密封件
- 下一篇:免维护传动轴护套多骨架式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