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杆塔交叉跨越异型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6290.9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4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梁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24 | 分类号: | E04H12/24;E04H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塔 交叉 跨越 异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同杆塔交叉跨越异型塔。
背景技术
常规同杆双回线路π接时,一般选择近侧线路或者两回同时开π,而后线路向终点(变电站)架设;特殊选择远侧线路开π时,一般需要两基双回路钢管杆,向远离终点(变电站)出线架设后,迂回、折回跨过原同杆双回线路,向线路终点(变电站)架设。
现有技术对系统方案存在一定制约,迫使多数情况下选择近侧线路进行π接;若系统必须π接远侧线路时,对线路π接点、线路走廊存在制约,线路需要先背离终点建设,再折回跨过原线路,投资更高,更为重要的是通道占用更多,在现代城市中,通道资源紧张,很难满足同一条线路在通道内返折架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杆塔交叉跨越异型塔,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杆塔交叉跨越异型塔,包括有塔架,在塔架上设置有横担组,用于搭接线缆。横担组包括有顶部横担、中间层横担以及下层横担;顶部横担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担;中间层横担包括有至少三个于竖直方向上排列的第二横担;下层横担包括有至少三个于竖直方向上排列的第三横担;中间层横担与下层横担交错设置,中间层横担位于的平面与下层横担位于的平面之间具有120°至150°的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中间层横担所包括的全部第二横担于竖直方向上罗列设置,并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全部的第二横担等间隔设置;下层横担所包括的全部第三横担于竖直方向上罗列设置,并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全部的第三横担等间隔设置。中间层横担位于的平面与下层横担位于的平面之间具有135°的夹角。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可以改变该夹角角度。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错层横担且两回横担不在同一水平面内,形成夹角为135°的异型横担布置,解决了,城市中道路两侧高楼林立,通道紧张,现有技术需要迂回、折回跨越原同杆双回线路,基本无法实施的问题,减少通道、减小占地面积,减少杆塔数量,混凝土使用方量降低,减少了工程总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同杆塔交叉跨越异型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同杆塔交叉跨越异型塔的俯视图;
图1和图2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塔架1;顶部横担a;中间层横担b;下层横担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同杆塔交叉跨越异型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同杆塔交叉跨越异型塔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杆塔交叉跨越异型塔,包括有塔架1,塔架1采用钢制塔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塔架1采用圆锥形结构设计,沿塔架1的轴线各个横截面均为圆形。塔架1安装后,自下而上各段直径逐渐减小,如此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塔架1安装的稳定性。在塔架1上设置有横担,用于挂导地线。
具体地,横担组包括有顶部横担a、中间层横担b以及下层横担c;顶部横担a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担;中间层横担b包括有至少三个于竖直方向上排列的第二横担;下层横担c包括有至少三个于竖直方向上排列的第三横担;中间层横担b与下层横担c交错设置,中间层横担b位于的平面与下层横担c位于的平面之间具有120°至150°的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横担即为地线横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中间层横担b所包括的全部第二横担于竖直方向上罗列设置,并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全部的第二横担等间隔设置;下层横担所包括的全部第三横担于竖直方向上罗列设置,并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全部的第三横担等间隔设置。中间层横担b位于的平面与下层横担c位于的平面之间具有135°的夹角。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可以改变该夹角角度。
为了解决需仅π接同杆双回线路远离终点(变电站)侧一回,受变电站及开π线路位置关系限制,普通钢管杆无法同时满足π接及线路向变电站侧架设的问题,在兼顾工程需要、城市发展、可实施性,节约投资等方面综合考虑,新设计同杆塔交叉跨越异型钢管杆。
钢管杆横担布置为:错层横担布置,地线横担对称布置1.6米,左侧回路上下导线横担布置为2.9米,中导线为3.6米,右侧回路距左侧下导线横担6.5米处开始布置,上下导线横担为2米,中横担为2.5米,左右侧横担夹角为135°。现有技术中,左右回路对称布置,且在同一水平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62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钢烟囱承插连接结构
- 下一篇:π接异形钢管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