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轮发电机轴承用通气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6495.7 | 申请日: | 2013-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3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39/02 | 分类号: | F16N39/02;F16N39/00;F03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001 福建省南平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轮发电机 轴承 通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轮发电机轴承用通气窗,应用于安装在水轮发电机轴承储油箱顶部的外表面,使储油箱内部与外部大气相连通,以控制储油箱内轴承润滑油的温度。
背景技术
水轮发电机轴承在运行过程中,润滑油由于摩擦承载产生热量,导致油温升高,通常都在40~50℃,储油箱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力增高;同时由于主轴旋转,热油就会产生油雾,这种油汽混合体当压力高于外部气压时,就会从密封及各种间隙处泄露出去,对发电机组运行造成危害。因此发电机轴承一般都设置几个通气窗,形状象烟囱一样,其作用是使储油箱和外部大气静压相连通,内外压力相同,增大油雾沿着窗内蛇形流动路线向外泄露作机械运动的阻力,使油雾不泄露到外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油雾产生和扩散的水轮发电机轴承用通气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达到:水轮发电机轴承用通气窗,包括带盖筒座及其内部的蛇形流动路线,其特征是蛇形流动路线由中孔圆滤片、隔环、边孔圆滤片依序层叠沿带盖筒座内部空腔中心线阵列分布生成;通气直管垂直穿过中孔圆滤片中心、边孔圆滤片中心从带盖筒座底部直通顶部;带盖筒座内部空腔底部套入空气油雾流动双路环;空气油雾流动双路环由上层圆板和下层圆板中间通过连通直管焊接而成;上层圆板中心开圆孔,与通气直管连通;上层圆板和下层圆板之间侧面通过带盖筒座侧壁的小孔与外界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外界冷空气在通气直管内流动同蛇形流动路线中油雾适时热交换,降低了油雾分子作机械运动的平均动能;蛇形流动路线由中孔圆滤片和边孔圆滤片上的筛孔设阻,防止油雾外漏效果好,有效解决轴承通气窗漏油现象,可以大力推广。结构简单,装拆容易,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带盖筒座,3是中孔圆滤片,5是隔环,7是边孔圆滤片,9是下层圆板,11是连通管,13是上层圆板,15是通气直管。
图2是图1去盖及其支撑后的A向图。
图3是中孔圆滤片主视图。
图4是图3的B-B向剖视图。
图5是边孔圆滤片主视图。
图6是图5中C-C向剖视图。
图7是空气油雾流动双路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11是连通直管,13是上层圆板,17是圆孔。
图8是图7的D-D向剖视图。
图中9是下层圆板,11是连通直管,13是上层圆板,17是圆孔。
图9是图8的仰视图。
图中9是下层圆板,11是连通直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水轮发电机轴承用通气窗,包括带盖筒座(1)及其内部的蛇形流动路线。蛇形流动路线由中孔圆滤片(3)、隔环(5)、边孔圆滤片(7)依序层叠沿带盖筒座(1)内部空腔中心线阵列分布生成。中孔圆滤片(3)绕着中心有许多筛孔,用于油雾分子穿过。边孔圆滤片(7)边缘有许多筛孔,用于油雾分子穿过。筛孔大小既要保证空气流通,又需要防止油雾在油的表面张力作下粘连的孔上,导致筛孔堵塞。隔环(5)将中孔圆滤片(3)和边孔圆滤片(7)之间隔离开来,形成两片之间一个空间,让油雾分子在这个空间内运动,可以从带盖筒座(1)内部空腔的中心运动到边缘,或者从边缘运动中心。通气直管(15)垂直穿过中孔圆滤片中心(3)、边孔圆滤片中心(7)从带盖筒座(1)底部直通顶部。通气直管(15)两头与外界空气连通,从而空气在管内流动时,可以将管壁外的介质热量带走,使介质特别是油雾分子、空气冷却,降低温度。带盖筒座(1)内部空腔底部套入空气油雾流动双路环。空气油雾流动双路环由上层圆板(13)和下层圆板(9)中间通过连通直管(11)焊接而成。上层圆板(13)中心开圆孔(17),与通气直管(11)连通。上层圆板(13)和下层圆板(9)之间侧面通过带盖筒座侧壁的小孔与外界连通。这种结构,保证了空气油雾流动双路环空气流动路线、油雾流动路线互不干扰,向带盖筒座空腔内上部运动,实现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利用螺钉通过带盖筒座底部的安装孔把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油箱外壁上表面,让油箱内部与空气油雾流动双路环的连通直管(11)连通。蛇形流动路线中设置了中孔圆滤片(3)、隔环(5)、边孔圆滤片(7),故而采用了大热交换面积结构,使热的油雾能够充分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油雾在运动过程中温度下降,就会导致油雾失去上升的动力,冷凝的油雾变成油滴,就不会扩散出去,随着重力向下运动。中孔圆滤片(3)、隔环(5)、边孔圆滤片(7)组成的阵列分布,多达24层。每层有许多筛孔,大幅度提高了油雾在行走路线中的上升阻力。有效解决了轴承通气窗漏油现象,结构简单,装拆容易,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64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