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禽卤制托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6717.5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2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泓;张春江;胡宏海;张雪;黄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315 | 分类号: | A23L1/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卤制 托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禽肉深加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整禽卤制托架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禽肉生产大国,2011年中国禽肉产量1709万吨,占我国肉类产量7957万吨的21.5%。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禽肉产量稳步提升。同时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禽肉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对禽肉深加工产品尤其是传统特色的深加工肉类制品需求量激增。
扒鸡是我国传统肉类菜肴的杰作,历史悠久,闻名全国,远销海外。其具有品质造型美观、色泽红润、味道鲜美、肉烂脱骨、肥而不腻、营养丰富等特点。传统扒鸡的制作工艺多为作坊式生产,主要采用煮锅,进行手工或半机械化操作,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产品生产规模较小、质量控制水平不高,因此存在产品质量稳定性差、货架期短、贮藏期品质劣变严重等问题。目前已有企业采用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进行规模较大的连续生产,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造型要求,需将两只鸡腿交叉后经鸡坯腹部刀口别入腹内,经过卤制工序后,鸡坯腹部刀口受热收缩,鸡体内腔存在一定量的卤制液,同时受交叉鸡腿阻挡而难以有效沥出,在后续包装后的二次杀菌过程中容易渗出贴于包装内表面,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外观,难以满足消费者对营养、美味、方便、安全、健康的传统肉类食品的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卤制效果,加快残存卤制液沥出的整禽卤制托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卤制效果,加快残存卤制液沥出的整禽卤制托架装置。所述整禽卤制托架装置包括撑开件,所述撑开件用于插入整禽腹部刀口处、保持该刀口敞开;托架,所述撑开件设置于所述托架上且具有竖直取向。
优选地,所述撑开件为锥形镂空件、圆台形镂空件、倒U形件或倒V形件。
所述托架具有用于悬挂的悬挂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架为平面网状结构,所述撑开件设置于以所述悬挂件为圆心的所述托架的圆周上。
优选地,所述整禽卤制托架装置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整禽例如鸡坯放入所述托架上时,所述撑开件对准所述鸡坯腹部掏膛刀口处,通过所述撑开件打通所述鸡坯内腔和外部的通道,在卤制中便于卤制液迅速进入所述鸡坯胴体内腔,提高加热速度。卤制结束后,通过所述撑开件的支撑作用,所述鸡坯内腔与外部联通,并且由于所述鸡坯颈部刀口也与内腔贯通,促使产品内腔卤制液迅速从底部刀口处流出,缩短了沥卤时间。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禽卤制托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然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而是还包括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变化形式、改进形式及等同形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禽卤制托架装置包括撑开件3,所述撑开件3为倒V形,所述整禽卤制装置还包括托架2,所述托架2为平面网状结构,包括矩形的边框、连接所述边框较短两侧的中间长杆和三条连接所述边框较长两侧的短杆。所述中间长杆与所述边框较长两侧的相距距离相等。所述边框较短两侧与所述短杆以及所述短杆之间相距距离相等。所述撑开件3设置在所述托架2的所述短杆上并且具有竖直取向。所述撑开件为倒V形,也可以是镂空锥形。在所述托架2中央部的所述短杆上设置有用于悬挂的悬挂件1。所述撑开件3位于所述悬挂件1的两侧且对称分布。所述悬挂件1为倒V形,也可以为杆状。所述整禽卤制托架装置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67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