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藏式接线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7649.4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0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欣蒙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29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藏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安装于汽车座椅上的隐藏式接线架。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载户选择在汽车内安装使用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车载平板电脑、车载DVD播放器、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等。汽车用户通过一些设计简单的支架或者托架将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安装在汽车座椅的背面,而成为多媒体中心,以便后排乘客在汽车内欣赏多媒体节目。
车载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供电,大都是直接将汽车上的电源通过电源线直接插接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而日常使用过程中,电源线会经常被插拔,并且电源线外露,不易整理。
市面上许多设计简单的的支架或者托架,纯粹是将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在汽车座椅头枕位置,因而用户还要费心地另外插接安装电源线,导致车内连线较多,布线混乱,而取走便携式电子设备前,还需拔掉接线,尤其是在紧急取下时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安装于汽车座椅上的隐藏式接线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线架,存在需要另外接插电源线导致车内连线较多,布线混乱,以及装取不便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隐藏式接线架,用于汽车座椅上,包括安装于汽车座椅头枕固定棒的支架,以及与所述支架连接的卡座;所述支架内设有输入母头,所述卡座中设有输出母头,所述输入母头通过电源线与所述输出母头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中空的底壳和固定于所述底壳的上盖,所述输入母头置于所述底壳的中空腔内,所述底壳的侧壁与所述输入母头对应的位置设有输入接线口。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上且于所述输入接线口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滑槽,所述滑槽中设有一对可左右滑动的夹钳。
进一步地,所述夹钳的一端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滑槽中,所述铰链的一端置于所述滑槽内侧形成滑动连接;所述夹钳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夹钳的一侧面上设有用于夹持汽车座椅头枕固定棒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卡座包括底板和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盒盖,所述输出母头置于所述盒盖内表面的一侧,所述盒盖的侧壁上与所述输出母头对应的位置设有输出接线口。
进一步地,所述卡座与所述支架通过一转动机构连接,所述转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卡座的底板与所述转动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可由该转动机构带动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底板背面的凸耳和设于所述支架中部的外壁的凸架,所述凸耳置于所述凸架中间,所述凸耳和所述凸架通过连接杆穿插形成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控制所述转动机构转动松紧的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隐藏式接线架将两个直流电连接器(即母头)和电源线组成的直流电连接器接线结构组装在接线架内部,既满足了便携式电子设备固定和充电的需求,也省去了接插电源线和理线的步骤,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使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安装和取下更加便捷和快速,同时还提升了整体布线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架安装于汽车座椅固定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架的接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架与车载平板电脑装配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设备以车载平板电脑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当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隐藏式接线架可以应用于其他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比如车载DVD播放器、车载多媒体播放器等。
市面上一般接线架,往往只专注于接线架的结构设计,而忽略接线的设计,本实施例提供的隐藏式接线架将接线架的结构与接线一体设计,使用户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固定安装、充电和取下更加快速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欣蒙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欣蒙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76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肥皂
- 下一篇:联动式扎把机伺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