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单级端吸离心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8500.8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8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蔡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中联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0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谢德珍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单级端吸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具体为一种卧式单级端吸离心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卧式单级端吸离心泵,性能范围宽,应用领域广泛,市场保有量巨大。但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1、轴的轴向位置由内外两个深沟球轴承固定,轴承外圈与轴承压盖之间的间隙因尺寸链过长难以保证。此间隙过大则转子的轴向窜动过大,泵的振动和噪声大;过小或无间隙,轴承可能承受附加的轴向力,轴承温升增大,影响使用寿命。2、内外轴承的内圈的一侧端面由轴上的台阶定位,这就要求两轴承之间的轴的外径必须大于与轴承配合处的轴颈的直径,增大轴的材料消耗和机械加工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卧式单级端吸离心泵,轴完全由外轴承定位。外轴承与外轴承压盖之间的间隙因尺寸链短而容易保证在一个小的数值,这样就能尽可能地减小轴的轴向窜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泵的振动和噪声。内外轴承之间的轴的直径与安装轴承处的轴径的名义尺寸相同,减小了轴毛坯料的直径、减少了轴的机械加工余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轴完全由外轴承定位、外轴承与外轴承压盖之间的间隙因尺寸链短而容易保证在一个小的数值从而尽可能地减小轴的轴向窜动、最大限度地降低泵的振动和噪声而且内外轴承之间的轴的直径与安装轴承处的轴径的名义尺寸相同从而能减小轴毛坯料的直径、减少轴的机械加工余量的单级端吸离心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卧式单级端吸离心泵,它包括泵体、叶轮、泵盖、轴、密封、内轴承压盖、内轴承、外轴用弹性挡圈、孔用弹性挡圈、大轴承挡圈、小轴承挡圈、外轴承、圆螺母、外轴承压盖、悬架和内轴用弹性挡圈,所述轴的中部安装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安装在悬架内,所述叶轮安装在轴的一端,所述叶轮一端安装有叶轮螺母,所述泵体、泵盖在叶轮两边形成的空间构成泵的压出室,密封安装在泵盖与轴之间,内轴承压盖设置在内轴承的外侧,外轴承压盖设置在外轴承的外侧,其中,所述轴上安装的外轴承在轴上的轴向位置由其左边的外轴用弹性挡圈、小轴承挡圈和其右边的圆螺母固定;所述外轴承在悬架的轴承孔内的轴向位置由其左边的孔用弹性挡圈、大轴承挡圈和其右边的外轴承压盖固定;所述轴在内轴承和外轴承之间的部分的直径与安装内外轴承处的轴颈的名义直径完全相同。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卧式单级端吸离心泵,轴完全由外轴承定位。外轴承与外轴承压盖之间的间隙因尺寸链短而容易保证在一个小的数值,这样就能尽可能地减小轴的轴向窜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泵的振动和噪声。内外轴承之间的轴的直径与安装轴承处的轴径的名义尺寸相同,减小了轴毛坯料的直径、减少了轴的机械加工余量。具体如下:
1. 本实用新型采用轴上安装的外轴承在轴上的轴向位置由其左边的外轴用弹性挡圈、小轴承挡圈和其右边的圆螺母固定;所述外轴承在悬架的轴承孔内的轴向位置由其左边的孔用弹性挡圈、大轴承挡圈和其右边的外轴承压盖固定结构;外轴承与外轴承压盖之间的间隙因尺寸链短而容易保证在一个小的数值,这样就能尽可能地减小轴的轴向窜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泵的振动和噪声。
2. 所述轴在内轴承和外轴承之间的部分的直径与安装内外轴承处的轴颈的名义直径完全相同,减小了轴毛坯料的直径、减少了轴的机械加工余量。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普通卧式单级端吸离心泵示意图。
图中:泵体1、叶轮2、泵盖3、轴4、密封5、内轴承压盖6、内轴承7、外轴承用弹性挡圈8、孔用弹性挡圈9、大轴承挡圈10、小轴承挡圈11、外轴承12、圆螺母13、外轴承压盖14、悬架15、内轴用弹性挡圈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中联泵业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中联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85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