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导水结构的电表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9171.9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7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申东民 |
地址: | 1024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结构 电表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表箱,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城镇,不论是家用还是工业应用的电表箱多数都安装在室外,当遇到雨雪天气时电表箱里面经常会进水,影响电表的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引起短路起火,造成极大损失。目前,为了避免雨水、雪水渗入电表箱内部,通常在观察电表示数的窗口采用橡胶等材料对其边缘进行密封,但是由于观察窗周围的橡胶等密封材料在户外很容易老化,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容易开裂,雨水、雪水会沿着密封橡胶圈边缘的缝隙流进电表箱内部。
为了解决上述电表箱中的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201368889Y中公开一种电表箱,其结构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观察窗,观察窗上通过固定框固定安装有透明的活动片,观察窗上通过固定框固定安装有透明的活动片;观察窗下缘处设有渗水栏,渗水栏包括从观察窗的下缘朝向所述箱体内伸出的底板以及从底板的内缘向上竖起的拦板,拦板与固定框之间设有间隙,形成导流槽,导流槽设有与箱体外连通的导流通道,固定框在朝向电表箱内侧的左右两边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安装活动片的安装插槽,由于活动片与固定框之间是活动插接的方式安装在一起,其间必然存在缝隙,那么雨水、雪水将沿着活动片与固定框之间的缝隙渗入到活动片内部,并将沿着活动片流下,当雨水、雪水流动到渗水栏处时,由于导流通道的电表箱内侧端高于电表箱外侧端,雨水、雪水会沿着导流槽和导流通道流动并经导流通道排出,而不会流向电表箱内,解决了电表箱渗水问题。
上述技术中的电表箱为了实现其防渗水的功能,需要在设置观察窗的同时,进一步设置和观察窗相配合的曲形的导流通道和导流槽,而且还要考虑上述导流通道、导流槽和固定框之间的配合,从而使得电表箱的制造难度和精度提高,进而使得电表箱的制造成本增加。此外,在极端恶劣的暴雨天气,大量的雨水经活动片与固定框之间的缝隙渗入到活动片内部时,一旦导流通道的体积无法适应于如此大量的雨水,那么雨水还是会溢出拦板而进入电表箱内部,影响电表箱的性能及正常运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电表箱为了避免雨水、雪水渗入电表箱内而需要设置和观察窗的固定框相配合的导流通道和导流槽,从而加大了电表箱的制造难度,并对制造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制造成本增加,进而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雨水、雪水渗入,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电表箱。
本实用新型同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电表箱在遭遇暴雨天气有大量的雨水进入导流通道时,雨水容易溢出拦板而进入电表箱内部,从而影响电表箱的性能及正常运作,进而提供一种在遭遇暴雨天气时也可以有效避免雨水渗入内部的电表箱。
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导水结构的电表箱,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导水结构的电表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观察窗,与所述观察窗配合活动连接设置有对所述观察窗进行封闭的罩体;
沿所述观察窗的外围设置有凹槽,所述罩体的边缘适于嵌入所述凹槽内;
所述凹槽的外围设有导水槽;
与所述导水槽相连通,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朝向所述箱体底部延伸的排水槽;
所述导水槽环设于所述凹槽的外围;
所述排水槽与所述观察窗底部的所述导水槽相连通;
所述排水槽纵向设置;
在所述箱体表面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排水槽相平行的排水通道;
在所述罩体的边缘设置有卡头,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头适于在所述罩体闭合时插入所述卡槽内对所述罩体进行卡定;
所述罩体为透明罩,所述观察窗和所述透明罩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导水结构的电表箱,在所述观察窗的外围设置有凹槽,所述罩体的边缘适于嵌入所述凹槽内以对所述观察窗进行封闭,在所述凹槽的外围设有导水槽,与所述导水槽相连通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朝向所述箱体底部延伸的排水槽;导水槽和排水槽的配合设置,从而保证了在遭遇雨雪天气时,流到观察窗处的雨水、雪水沿凹槽积聚到导水槽内后,可以通过与其连通的排水槽而朝向电表箱底部导流,有效地避免了雨水、雪水渗入所述电表箱内;而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表箱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于户外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燕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91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