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LED植物补光台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9867.1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9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邹念育;房媛;姜佳丽;张义;宋喜朋;贺晓阳;牛誉喜;李东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大(泗阳)光源与照明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23/00;F21V19/00;A01G7/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led 植物 台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植物补光的智能LED台灯。
背景技术
LED以环保节能、色彩绚丽、使用寿命长、回应时间短、适用性好等特点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经研究发现,LED还可以应用于对植物补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长、开花、结果,随着地球环境变化,植物的生长环境日趋恶劣,依靠自然光无法为植物生长提供相对适宜且稳定的光照条件,将LED应用于植物培养领域表现出以下特征:波长类型丰富,与植物光合成和光形态建成的光谱范围吻合;频谱波宽度半宽窄,可按照需要组合获得纯正单色光与复合光谱;可以集中特定波长的光均衡地照射作物;不仅可以调节作物开花与结实,而且还能控制株高和植物的营养成分;系统发热少,占用空间小,可用于多层栽培立体组合系统,实现了低热负荷和生产空间小型化。目前用于植物补光的LED多为大规模培育植物的场所设计,没有专用于家庭种植盆栽的补光LED,尤其是将补光与照明功能相结合的补光LED。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LED植物补光台灯,可以解决目前没有专用于家庭种植盆栽的补光LED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LED植物补光台灯,包括通过支撑杆连接的灯罩和底座,所述灯罩中设有LED模组,所述底座与植物生长的花盆连接;所述LED模组连接于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参数采集装置,所述参数采集装置采集植物的生长环境参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底座与花盆为一体结构,所述支撑杆连接于花盆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底座为托盘,所述支撑杆连接于底座边部,所述花盆放置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参数采集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强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花盆内腔,采集花盆内部的湿度参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光强传感器分别设置于花盆外壁,采集花盆外部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参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LED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还连接有模式选择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灯罩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LED模组包括焊接有LED灯珠的PCB板以及散热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LED灯珠包括数量比例为8:1的红、蓝两种颜色的LED灯珠,所述LED灯珠设置为行、列数量相等的阵列,其中蓝色的LED灯珠位于阵列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专用于家庭种植的盆栽,改善盆栽的生长环境,增加盆栽的美观度和观赏性,从而美化人们的居住环境;
二、将植物补光与照明功能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美观又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智能LED植物补光台灯,包括通过支撑杆2连接的灯罩1和底座3,所述灯罩1中设有LED模组和控制模块10,所述LED模组包括焊接有LED灯珠5的PCB板4以及散热部件6,所述LED灯珠5包括数量比例为8:1的红、蓝两种颜色的LED灯珠,所述LED灯珠5设置为行、列数量相等的阵列,其中蓝色的LED灯珠位于阵列中心位置;所述底座3与花盆9为一体结构,所述支撑杆2连接于花盆9外壁;所述LED模组连接于控制模块10,所述控制模块10的输入端连接有模式选择模块8、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强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花盆9内腔,采集花盆9内部的湿度参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光强传感器设置于花盆9外壁,采集花盆9外部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参数;所述控制模块10的输出端还连接有LED显示屏7和蜂鸣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大(泗阳)光源与照明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工大(泗阳)光源与照明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98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释电红外感应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