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的芯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9932.0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5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梁金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金兵 |
主分类号: | A61M5/315 | 分类号: | A61M5/315;A61M5/5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安全 自毁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具体是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的芯杆。
背景技术
出于避免交叉感染等医疗隐患的考虑,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目前,市面上的自毁式注射器类型很多,其中专利CN202666124U公开了一种气压式回缩注射器,该注射器利用气压原理实现针座和针尖的回缩,可有效简化装配和减少成本。
但在以上结构中,芯杆是由本体、设置在本体头部的密封接头和设置在本体头部外侧的胶塞构成,其中的密封接头和本体是分体组合密封连接的,不仅加工成本高,装配也比较麻烦。而最主要的问题是,密封接头的头部远高于芯杆本体的顶部,使得推动芯杆到底到0液位时,芯杆顶部与定位针座的胶塞之间还有一段间隙,这种结构设置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抽液时无法完全排除空气,需要抽拉几次芯杆进行排空气操作,不仅操作麻烦也会造成一定的药液损失,另外在注射完毕时,也会造成一些的药液残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的芯杆,其在芯杆顶部一体生成一易断裂密封挡片,不仅加工方便,组装简便,最主要是解决了药液残留过多的问题,方便了抽液操作和减少了药液的不必要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的芯杆,包括内部中空的芯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本体的内孔顶部一体生成一外径大于针座最大外径的密封挡片,密封挡片与芯杆本体的连接处设有易断裂线结构。
进一步的,上述密封挡片上表面和芯杆本体顶部外轮廓与注射器针座、密封圈的下端面配合设置。
进一步的,上述芯杆本体内孔的中上部设置有至少一道防止自毁后针尖再次外露的倒沟槽结构。
进一步的,上述芯杆本体内孔中设有若干呈不同高度且错位设置的弹性突起,每个弹性突起为斜向下设置的弹性片。
进一步的,最上部的上述弹性突起与其上的倒沟槽的间距小于注射器针座和针尖组合体的总长度。
进一步的,上述芯杆本体由主体部和尾部的按板组合连接而成。
进一步的,上述芯杆本体由安装胶塞的头部和躯干部组合连接而成。
进一步的,上述芯杆本体外侧下部设有可与注射器针筒卡合锁死的卡合突起。
本实用新型在芯杆本体内孔顶部一体生成带易断裂线结构的密封挡片,相比现有的密封接头组合结构,不仅方便了加工,同时也省去了装配步骤。
此外,以上密封挡片上表面和芯杆本体顶部外轮廓与注射器针座、密封圈的下端面配合设置,使芯杆前推到0液位时和针座、胶塞完全密贴,不会留下过多的间隙,也不会提前自毁,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抽液操作,并有效减少药液残留,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在使用时,当推动芯杆到0液位时完成注射,之后从患者身上拔出针头,而后进一步推动芯杆,此时密封挡片因针座底部的阻挡而止位,但芯杆的顶部则推动密封圈相对针座继续上滑而挤压空气腔,此时密封挡片和芯杆本体之间发生错位而从易断裂线结构处完全断开而掉落到芯杆本体内孔,而后芯杆进一步上推,直到针座的约束被解除而被空气腔中的高压气激发后弹,针座通过密封挡片脱离形成的断裂口进入芯杆本体内孔,并被芯杆本体内孔中下部呈不同高度且错位设置的弹性突起卡死止位,完成自毁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芯杆本体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的芯杆,包括内部中空的芯杆本体1,所述芯杆本体1的内孔11顶部一体生成一外径大于针座最大外径的密封挡片2,密封挡片2与芯杆本体1的连接处设有易断裂线21结构。
在此,密封挡片2上表面和芯杆本体1顶部外轮廓与注射器针座、密封圈的下端面配合设置,在实际中根据针座和密封圈的下端面结构,相应的设置成锥面、过渡圆弧面或平面。
出于加工时抽芯方便的考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芯杆本体1由主体部12和尾部的按板13组合连接而成。在实际中,芯杆本体1也可由安装胶塞3的头部14和躯干部15组合连接而成,其结构如图2所示。
此外,为实现注射器的有效自毁,避免针座和针尖回缩后再次外露,所述芯杆本体内孔11的中上部设置有至少一道防止自毁后针尖再次外露的倒沟槽4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在芯杆本体内孔11的顶部和颈部各设置有一道倒沟槽4,在实际中可根据需要设定为一道或多道倒沟槽4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金兵,未经梁金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99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