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分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0571.1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3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易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3 | 分类号: | F16L41/03;F16L13/02;F16L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6384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分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水器,特别涉及一种塑料分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分水器多为塑料分水器,现有塑料分水器通常包括主管,主管的一侧侧壁上沿轴向设有多个与主管管腔连通的出水口,通过各出水口与对应的管道连接,实现分水功能。然而采用现有的塑料分水器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出水口设置在主管的一侧侧壁,这样在使用时,往往容易因受力不均匀而使主管变形,缩短了主管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现有的主管和分水口与对应的管道通常采用手工热熔的方式连接,采用手工热熔不仅在操作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且焊接处有大量塑料堆积严重影响管道实际通径,造成此处流速、压力增大,容易泄露,影响塑料分水器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塑料分水器,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安装使用方便、容易维护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的中部一体成型有与主管垂直且相通的支管,所述支管外壁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与支管垂直且相通的分水口,各分水口内分别设有铜嵌件。
所述主管的两端分别为出水口,支管外伸出主管的一端为进水口。
位于支管外壁同一侧的各分水口沿支管轴向等距排列。
所述分水口与支管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铜嵌件的内壁设有内螺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主管的中部一体成型有与主管垂直且相通的支管,所述支管外壁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与支管垂直且相通的分水口,通过将分水口对称设置在支管外壁的两侧,使支管在使用时能够受力均匀,不易发生变形,提高了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各分水口内分别设有铜嵌件,使分水口能够通过铜嵌件与对应的分水管连接,不仅连接更加方便、可靠,而且防漏效果好,极大的延长了塑料分水器的使用寿命。
由于所述分水口与支管一体注塑成型,减少了管路的焊接次数,减少了施工量和泄露点。
本实用新型塑料分水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安装使用方便、容易维护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主管,1a、1b为出水口,2为支管,2a为进水口,3为分水口,4为铜嵌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塑料分水器的一种实施例,该塑料分水器包括主管1。所述主管1的中部一体成型有与主管1垂直且相通的支管2,所述主管1的两端分别为出水口1a、1b,支管2外伸出主管1的一端为进水口2a,本实施例中主管1的两出水口1a、1b分别与对应的管道采用电熔连接,使连接更加牢固、可靠,且便于操作。所述支管2外壁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与支管2垂直且相通的分水口3,位于支管2外壁同一侧的各分水口3沿支管2轴向等距排列,所述分水口3与支管2一体注塑成型,能够减少管路的焊接次数,从而减少施工量和泄露点,本实施例中分水口3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各分水口3内分别设有铜嵌件4,所述铜嵌件4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使分水口3能够通过铜嵌件4与对应的分水管连接,不仅连接更加方便、可靠,而且防漏效果好,极大的延长了塑料分水器的使用寿命。
安装时,只需将主管两端的出水口分别与对应的管道电熔连接,支管上的各分水口分别通过铜嵌件与对应的分水管螺纹连接,即可方便、轻松的完成本实用新型与管道和分水管的连接,从而使本塑料分水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安装使用方便、容易维护等优点。另外,本塑料分水器在使用时,其主管两端的出水口和支管的进水口均高于地面,保证了塑料分水器的上、下方具有足够的空间,便于管道和分水管的布置,从而更加便于安装和维护。
以上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涉及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易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金易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05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