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机床的前置式切屑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0804.8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7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毛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 |
地址: | 3175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机床 前置 切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特别是一种数控机床的前置式切屑槽。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数控机床能够通过指令代码实现工件的自动加工。通过将产品的参数或者加工的控制编码输入控制系统,再通过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加工出相应的产品。数控机床通常为连续加工,整个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切屑被机床的防护门阻挡在机床壳体内,切屑的清理困难,手工清理又浪费了加工时间。
为能够更好地清理机床内的切屑,技术人员设计开发了一种机床用铁屑处理装置,并申请了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168810.4;申请公布号CN102837218A】,该机床用铁屑处理装置包括底座、吸盘、金属管、气泵、积尘盒、门板、出气口和控制按钮,底座安装在机床拖板或者工作台上,吸盘与具有一定扭矩的金属管的一端相连接,金属管的另一端插入底座内,气泵和积尘盒均安装在底座内,并与金属管相配合,出气口设在底座的一侧,门板上开有与积尘盒相配合的槽口,门板固定在底座的侧面,控制按钮安装在底座上。
上述的机床用铁屑处理装置能够利用气泵和吸盘将铁屑吸入积尘盒内,能够自动清理切削加工时产生的切屑。但是,该机床用铁屑处理装置需要在机床上设置气泵等设备,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机床的生产成本,并且气泵需要通过电能驱动,使机床的功耗上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控机床的前置式切屑槽,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切屑的回收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数控机床的前置式切屑槽,数控机床的壳体包括机床护罩和设置在机床护罩底部的托盘,所述的托盘呈方形,所述的托盘与机床护罩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本前置式切屑槽包括分别设置在托盘两侧的集屑平台,上述的集屑平台位于托盘的前端,所述的托盘上具有相对于集屑平台倾斜的导屑面,所述的集屑平台中部具有排屑孔。
本数控机床的前置式切屑槽用于收集切削加工中产生的金属碎屑,并将其从机床壳体内排出。当加工中不使用冷却液时,产生的切屑落入托盘内,切屑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导屑面滑落到集屑平台上,待集屑平台上的切屑堆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成堆切屑又滚落到排屑孔内,便于切屑的回收;当加工中使用冷却液时,冷却液冲刷工作台,冷却液混合切屑顺着导屑面流入排屑孔,便于切屑的回收以及冷却液的重复利用。由于本数控机床的前置式切屑槽的集屑平台位于托盘的前端,相应的回收装置也设置在机床的前端,使操作人员对回收装置的操作和清理更省力。
在上述的数控机床的前置式切屑槽中,所述的集屑平台呈矩形,上述的集屑平台分别紧贴托盘相互垂直的两个侧面,每个所述的集屑平台分别对应两个导屑面,上述的导屑面位于机床的导轨下方。这样的结构使加工中产生的切削直接落到导屑面上,能够减少托盘上能够留置切屑或者冷却液的空间,使整个机床内腔更整洁。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数控机床的前置式切屑槽中,所述的集屑平台呈圆形,所述的导屑面为圆弧面且沿周向分布在上述的集屑平台外围。这样的结构使位于集屑平台外周面的切屑能够集中到集屑平台中部并落入排屑孔。
在上述的数控机床的前置式切屑槽中,所述的导屑面与托盘所成的角度为40度~60度。采用大倾角的导屑面,使切屑和冷却液的运动更顺畅。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数控机床的前置式切屑槽中,所述的导屑面与托盘所成的角度为4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数控机床的前置式切屑槽的优点在于:
1、本数控机床的前置式切屑槽的集屑平台位于托盘的前端,便于在机床前端设置回收装置,能够适用于体积较小的数控机床,特别是数控机床的壳体靠近甚至紧贴墙体的情况下。
2、本数控机床的前置式切屑槽通过导屑面和集屑平台收集切屑,再通过排屑孔将切屑从壳体中排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不会增加机床的能耗,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3、本数控机床的前置式切屑槽的导屑面采用大倾角设计,能够使切屑和冷却液的运动更顺畅,使整个机床内腔更整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数控机床的前置式切屑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数控机床的前置式切屑槽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盘;2、集屑平台;3、导屑面;4、排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08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珠式钻油孔定位工装
- 下一篇:用于切割工件的电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