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于高温高压阀门的阀杆自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1093.6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5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义;何炎东;高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艾迪西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41/00 | 分类号: | F16K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蔡勤增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于 高温 高压阀门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一种适于高温高压阀门的阀杆自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阀门在工农业生产中、日常生活中、各行各业具有广泛的应用,阀门在管道上主要用于切断、分配和改变介质流动方向。通常阀门都包括阀体和阀杆,阀体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阀杆的阀杆孔,阀体和阀杆在常温工作情况下以橡胶圈密封,但是在高温高压工作情况下,橡胶圈由于自身材料限制易变软甚至被烧化而起不到密封作用,从而造成了阀门容易出现泄漏等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适于高温高压阀门的阀杆自密封结构,采用该阀杆自密封结构可以有效解决阀门在高温高压工作情况下容易出现泄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于高温高压阀门的阀杆自密封结构,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阀体上部设置阀杆孔,所述阀杆穿过所述阀杆孔,其上端位于所述阀体外,下端位于所述阀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孔设有上小下大的变径段,所述变径段的上端不大于所述阀杆孔的内端口,下端大于所述阀杆孔的内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阀杆上设置了变径段,所述变径段位于所述阀杆孔的内端口下面,当阀门关闭时,所述阀杆的变径段与所述阀杆孔的内端口相接触,封闭住阀杆与阀杆孔之间的间隙,由此形成对阀杆的环形密封,阀门内的介质在其自身压力下将阀杆向上压,介质压力越大所述阀杆受到的向上压力也就越大,所述阀杆的变径段与所述阀杆孔的内端口相互间的密封强度也就越大,而金属材质的阀杆和阀体(阀杆孔)不受高温的影响,避免了现有密封件在高温下失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适应于各种阀门,特别是高温高压阀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阀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B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于高温高压阀门的阀杆自密封结构,包括阀体3和阀杆2,所述阀体上部设置阀杆孔,所述阀杆穿过所述阀杆孔,其上端位于所述阀体外,下端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杆设有上小下大的变径段2.1,所述变径段的上端不大于所述阀杆孔的内端口,下端大于所述阀杆孔的内端口。通常,所述阀杆的变径段和所述阀杆孔的内端口的横截面采用相似的几何图形,由此当阀杆向上移动时,必然会使变径段的某处与内端口的某处密切接触或者说紧压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环形面(或线)密封,将阀杆与阀杆孔之间的间隙封闭住。
通常,所述阀杆和阀杆孔的主体部分可以采用相对于同一对称轴旋转对称的结构,由此,所述阀杆和阀杆孔的横截面均为圆形,这样不仅方便加工,也有利于在现有一定的加工条件下提高密封面的加工精度。
优选地,所述阀杆孔的内端口的纵截面(轴截面)呈弧形,形成由所述阀杆孔向阀腔内壁平滑过渡的过渡段3.1,当阀杆向上移动时,由该过渡段的某处(环形区域)与阀杆上的变径段相接触,这样有利于保证密封的可靠性,在高温条件下或者因温度变化而导致不同件的膨缩程度不同时,依然可以有效地密封。
优选地,所述阀杆的变径段呈锥台状,由此同样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和密封的可靠性。
所述阀杆上呈锥台状的变径段的锥度优选为16-20°,以提高相关密封面的使用寿命、减少所占用的体积并在现有一定的加工条件下提高密封面的加工精度。
所述阀杆上呈锥台状的变径段的锥度进一步的优选值为18°。
优选地,所述阀杆的变径段的表面和所述阀杆孔的过渡段的表面均设有表面硬化处理层,所述硬化处理层形成相互配合的密封面,由此在不增加过多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使用寿命。
通常,所述阀体可以由阀体主体和阀体阀座两部分构成,所述阀体阀座固定连接在所述阀体主体上,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阀体,所述阀杆孔设置在所述阀体主体上,所述阀体主体和所述阀体阀座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阀腔共同构成阀门介质通道的进出口。
通常,所述阀杆的上端安装有手柄1,所述阀杆的下端安装有阀球4,所述阀球位于所述阀腔内。
所述阀门可以是各种阀门,例如球阀,特别是高温高压球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艾迪西暖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艾迪西暖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10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