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包容型再生混凝土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2202.6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1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蒋凤昌;周桂香;奚友方;姜晔;居平国;管乔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泰建造工程有限公司;蒋凤昌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包容 再生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中充分利用废弃混凝土的建造技术,尤其涉及到经过简单处理再生混凝土块体浇筑到钢管柱中,形成钢管-包容型再生混凝土柱。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物、构造物的重新建造,废弃混凝土垃圾排量巨大,处理此类垃圾要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构成混凝土的砂、石和水泥材料为不可再生资源,在世界的许多地区逐步显得紧缺。因此,对废弃混凝土的回收利用是必由之路。
目前,普通的再生混凝土骨料处理工艺复杂、费用很高,成为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普通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在承载力性能方面亦存在钢管与再生混凝土协同工作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理工艺简单、成本低适于推广的钢管-包容型再生混凝土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管-包容型再生混凝土柱,包括钢管和由掺有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新拌水泥混凝土浇筑至钢管内形成的混凝土层,所述钢管内壁上设有若干钢栓钉,所述钢栓钉焊接于钢管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管为截面形状是圆形、矩形或其它封闭形状的管状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圆钢管的内径或矩形钢管长边尺寸达500mm以上时,则应优先考虑在钢管内壁焊接钢栓钉,钢栓钉的间距不应大于25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管两端设有钢环箍。
一种钢管-包容型再生混凝土柱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钢管内壁呈梅花形均匀布置、焊接钢栓钉;
步骤二:在钢管两端外壁焊接钢环箍;
步骤三:按配合比向新拌水泥混凝土中掺入废弃混凝土块体,形成包容型再生混凝土;
步骤四:向钢管浇筑包容型再生混凝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体的粒径为25mm-15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体在新拌水泥混凝土的重量掺入量为30%-5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体在掺入新拌混凝土之前,应充分湿润。所述新拌水泥混凝土为水泥、减水剂、微膨胀剂和废弃混凝土块体混匀而成,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体在掺入新拌混凝土之前,应充分湿润,所述减水剂占水泥重量的1%-2%,所述微膨胀剂占水泥重量的5%-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体的强度等级至少为C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 所述混凝土层由废弃混凝土块体和新拌水泥混凝土混匀浇筑至钢管内而成。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包容型再生混凝土中掺入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比例高,废弃混凝土块体的处理工艺简单,成本低,能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2. 所述新拌水泥混凝土为水泥、减水剂、微膨胀剂和废弃混凝土块体混匀而成。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包容型再生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和微膨胀剂,有助于提高其在钢管中的密实性,增加钢管与再生混凝土之间协同工作性能。
3. 所述钢管内壁上设有若干钢栓钉,所述钢栓钉焊接于钢管内壁上。所述钢管两端设有钢环箍。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构造,设置钢栓钉和钢环箍,增强钢管-包容型再生混凝土柱的综合受力性能。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钢管-包容型再生混凝土柱的纵向剖视图。
图2 本实用新型钢管-包容型再生混凝土柱的钢管截面为圆形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采用钢管-包容型再生混凝土柱的钢管截面为矩形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1-钢管,2-废弃混凝土块体,3-钢栓钉,4-新拌水泥混凝土,5-加强钢环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钢管-包容型再生混凝土柱,包括钢管1和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由掺有废弃混凝土块体2的新拌水泥混凝土4浇筑至钢管1内而成。
钢管1为截面形状是圆形、矩形或其它封闭形状的管状柱体。钢管1内壁上设有若干钢栓钉3,钢栓钉3焊接于钢管1内壁上。圆钢管的内径或矩形钢管长边尺寸520mm时,钢栓钉3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250mm。钢管1两端设有钢环箍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钢管1内壁呈梅花形均匀布置、焊接钢栓钉3;
(2)、在钢管1两端外壁焊接钢环箍5;
(3)、按配合比向新拌水泥混凝土4中掺入废弃混凝土块体2,形成包容型再生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泰建造工程有限公司;蒋凤昌,未经江苏永泰建造工程有限公司;蒋凤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22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砂壁质感涂料外墙
- 下一篇:组合结构微波收缩式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