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研磨抛光的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2318.X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7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高平 |
主分类号: | B24B37/16 | 分类号: | B24B37/16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437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研磨 抛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研磨抛光的治具,属于工件表面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工件的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面质量不仅 影响工件的外观,还直接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表面质量的好坏对模具来说尤其重要。在现代制造行业中,模具制造举足轻重,成为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模具是以复制方式进行零件制造的一种工具,近年来,模具制造业的发展日趋迅猛,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科学技术发展, 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表面粗糙度已成为衡 量模具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只有模具表面的粗糙度低,才能使得用其加工的产品的粗糙度也低。因此表面抛光处理己逐渐成为模具、工程机械、医疗设备和航空航天工业中某些关键零件表面加工的重要手段。
现在,模具型腔表面的形状加工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为了去除机械加工 或电火花加工在模具型腔表面留下的刀痕或硬化层,在几何形状加工后必须 对模具型腔表面进行研磨抛光加工,以期获得所要求的尺寸、形状、位置精度 和表面粗糙度。研磨抛光作为模具型腔加工的一道重要工序,其加工时间占整 个模具制造时间的30%~50%,成本占全部制造成本的5%~30%。研磨抛光已成为模具制造过程中的瓶颈。
目前最常用的研磨抛光方法是手工研磨抛光,其次是超声波抛光、电子束抛光、电解抛光、化学抛光、磁性研抛、挤压晰磨以及由它们组成的一些复合研磨抛光新工艺新方法。在这些研磨抛光方法中,手工研磨抛光具有简单、成本低,可以对细小轮廓抛光等优点,使其成为主要抛光手段。手工研磨抛光使用的设备主要是一些手持式研磨抛光机,其结构通常由电机带动一个偏心机构转动,然后由偏心机构上的偏心轴通过连杆带动主轴作往复运动,主轴前端安装有夹具,夹具上夹有连杆,该连杆作用于油石、钻石膏等之上,利用辅料的切削作用使表面平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研磨抛光的治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研磨抛光机的治具,所述治具为块状体,该块状体的一侧面为研磨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为研磨抛光机的作用面;所述块状体上设有圆柱形通孔,或者在所述块状体的作用面上设凹坑,该凹坑的形状为球形圆弧面。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凹坑设在所述作用面的对称中心处。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通孔设在所述块状体的对称中心处。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块状体是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块状体。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块状体是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块状体。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圆形的直径为2~20毫米。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块状体是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块状体。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矩形的边长为2~20毫米。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块状体的材质是H85黄铜、H86黄铜、H87黄铜、H88黄铜、H89黄铜或者H90黄铜。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块状体上设有圆柱形通孔或者形状为球形圆弧面的凹坑,当手持式研磨抛光机的连杆的头部也是球形,连杆的球形头部作用于凹坑或者通孔使块状体作往复移动以对模具的表面进行抛光操作时,由于两者是圆弧面配合,即使连杆施加的力较大,由于两者之间会发生相对的滑动,从而使得连杆的力对模具表面的冲击减小,因此不会在模具表面产生划痕。并且由于两者是圆弧面配合,不管手持式研磨抛光机的连杆与块状体如油石的角度如何变化,块状体如油石一直是平贴在模具表面作业,保证了模具表面平整。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形状是圆形、三角形或者矩形,因此可以针对模具型腔的不同形状均可以加工。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材质是H85~H90的黄铜,因为当黄铜较软时会在研磨面产生碎屑,而较硬时则会划伤模具的表面。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块状体示意图;
附图2为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块状体示意图
附图3为球形连杆作用于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块状体;2、圆柱形通孔;3、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用于研磨抛光机的治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高平,未经刘高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23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磨床倒角夹具
- 下一篇:一种多边金属拉链牙头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