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鱼竿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2407.4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7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文刚 |
主分类号: | A01K97/10 | 分类号: | A01K9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51802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鱼竿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的附件,特别涉及鱼竿的支架。
背景技术
市面上多数的鱼竿支架都是单根的鱼竿支架只支持放置一根鱼竿,功能单一,对于需同时使用多根鱼竿的垂钓者十分不便,现有一种可支持两根鱼竿同时使用的鱼竿支架,但其结构为一根鱼竿支架分支出两个竿体,放置在上面的两根鱼竿容易相互妨碍,影响垂钓乐趣,另外两个竿体在不使用时,收放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竿支架,单根竿体即可放置一到两根鱼竿独立使用,结构简单且收放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多功能鱼竿支架,设有竿体,还包括设于竿体上的至少两个支撑组,支撑组包括底架、设于底架外侧的支撑架以及分别设于支撑架两端的支撑头。
其有益效果是,支撑组通过底架固定在竿体上,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两端的支撑头构成承托两根鱼竿的基本结构,在竿体上设置前后两个支撑组,通过在竿体上附加两个简单的支撑组,就能实现单根鱼竿支架放置两个鱼竿,且两根鱼竿基本平行放置,不会相互妨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组内还包括第一销钉,支撑架分为结构相同的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均设有第一端,第一端和底架均设有圆孔,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第一端与底架通过第一销钉穿过圆孔构成铰链连接。其有益效果是,左、右支撑架与底架构成铰链连接,因此左、右支撑架可以以第一销钉为轴做轴转动,构成可折叠结构,因此鱼竿支架收放更便利,不使用时占用空间更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组内还包括第二销钉,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均设有第二端,第二端和支撑头均设有圆孔,两个支撑头分别与左支撑架、右支撑架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销钉穿过圆孔构成铰链连接。其有益效果是,在左、右支撑架构成可折叠结构的基础上,支撑头也以同理构成可折叠结构,使鱼竿支架的收放更便利,不使用时进一步减小占用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长度不相同。
其有益效果是,尤其是支撑组设置于垂钓端时,左、右支撑杆收叠时不会互相影响各自的支撑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于竿体的雨伞夹,雨伞夹包括箍头、箍嘴、螺丝和螺母,箍头的延伸部分与竿体连接,螺丝从箍头上侧贯穿箍头、箍嘴,通过置于箍嘴下侧的螺母固定。其有益效果是,竿体不使用时,可以将其插在地上,将太阳伞或雨伞夹在加设的雨伞夹上,通过拧紧螺丝,使箍头和箍嘴将太阳伞或雨伞紧紧咬合固定住,即可使太阳伞或雨伞有效地遮阳挡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多功能鱼竿支架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多功能鱼竿支架的支撑组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多功能鱼竿支架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多功能鱼竿支架的支撑组的结构爆炸图,该图显示了
左支撑架、右支撑架与底架的连接关系;
图5为图3所示多功能鱼竿支架的支撑组的另一个结构爆炸图,该图
显示了左支撑架、右支撑架与支撑头的连接关系;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多功能鱼竿支架的整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雨伞夹的平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雨伞夹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鱼竿支架。主体为一个竿体1,竿体1上设置有两个支撑组2。如图2所示,每一个支撑组2都包括一个底架3、支撑架4和连接在支撑架4两端的两个支撑头5。底架3、支撑架4和支撑头5之间可以直接焊接为一个整体。底架3除了如图1中所示紧套在竿体1上,还可以通过焊接、螺丝11固定等其他简单机械连接方式固定。
支撑组2通过底架3固定在竿体1上,支撑架4和设置在支撑架4两端的支撑头5构成承托两根鱼竿的基本结构,在竿体1上设置前后两个支撑组2,通过在竿体1上附加两个简单的支撑组2,就能实现单根鱼竿支架放置两个鱼竿,且两根鱼竿基本平行放置,不会相互妨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文刚,未经黄文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24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