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干栽培石斛用的保湿草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2713.8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7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淡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干 栽培 石斛 保湿 草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干栽培石斛用的保湿草绳。
背景技术
利用天然或人造树林来栽培人类生活所需的食物植物类,可以充分营造食物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减少土地支出,收获绿色安全食品,树木上栽培铁皮石斛等种类的气生根植物,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2986407A,公开的一种铁皮石斛的杉木树培方法,附生苗直接贴树种植,但这种方法必须选择树干适中、水份多、树冠较茂盛、树皮较厚、多纵裂沟的杉木树作为附生树,而实际的杉木林在夏季或秋干旱季节很难保证树干上的水份,长时间缺水,直接影响铁皮石斛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树林中树干栽培铁皮石斛类气生根植物时,在缺水季节因脱水影响铁皮石斛生长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保湿性佳,使用时间长的树干栽培石斛用的保湿草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树干栽培石斛用的保湿草绳,其特征是在于保湿草绳由两股以上条草制股线和至少一股保湿线合捻而成。普通草绳吸水性虽然不错,但长时间储水能力就比较差,在铁皮石斛栽培过程中,并不需要大量的水份,而是需要有一个通风潮湿的生长环境,保湿线或位于草制股线中间,或与草制股线绞捻成一体,绞制时松紧度适宜,即稍微松散些结合为主,以达到保湿线内的水分不断地蒸发出来,使铁皮石斛周围局部处于潮湿状态。在特别干旱的季节,采用外部加水的方法从保湿草绳上方滴水或喷淋,使整个树干外表处于优良的湿度条件下,促进铁皮石斛生长。
作为优选,所述的保湿线和草制股线交叉组捻忧一体式结构。交叉组捻一般采用多股保湿线,由于保湿线的一侧会裸露在外侧,因此在较为干旱的地区适合采用这一结构,满足整体树干所需较大的湿度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的保湿线由两股以上的草制股线交织在中心部位。这种结构由于保湿线处于草制股线的中间位置,所以水分保持力增大。
作为优选,所述的保湿线是由海棉或棉质布材制成的连续性线条结构。海棉、棉质布材都具有较好的吸水和保湿能力,且材料较轻,质地软,缠绕于树干上比较容易。
作为优选,所述的草制股线和保湿线之间为间隙配合。本装置的主要任务是给铁皮石斛提供一个湿度合适的生长小区域,草制股线和保湿线之间的松散性配合,更加有利于保湿线中的水分蒸发和被外层草制股线所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效果是:在充分利用杉木林天然环境条件下生产绿色安全食物的同时,合理布置石斛层次,节省栽培成本,克服干旱、长时间少雨给铁皮石斛生长带来的不利因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 保湿草绳,11. 草制股线,12. 保湿线,2. 铁皮石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种树干栽培石斛用的保湿草绳,选用稻草作为草制股线11的原料进行初捻成线条结构,以旧棉布条作为保湿线的材料,裁剪并打结杨长布条结构,由三股草制股线11把一股保湿线12包裹在中间进行合捻,如图2所示,合捻过程为松散性组合,即三股草制股线11和中间的保湿线12之间合捻后既有较强的抗拉强度,又有较少的空隙。
使用时,如图3所示,把保湿草绳1缠绕在杉树干上,缠绕时以螺旋形盘升,螺距大于保湿草绳1的直径,使树干表面从相邻缠绕的保湿草绳之间露出,该露出部分即可栽培铁皮石斛2。在干旱的季节里,给保湿草绳1喷水,使保湿线12吸满水分,这样可以长时间保持保湿草绳1的湿度,使整个杉树干部分也保持一定的湿度,使铁皮石斛2健康生长。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淡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淡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27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