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秸秆生物质原料燃气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2777.8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9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何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易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F24H1/00;C10J3/20;C10J3/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8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生物 原料 燃气炉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属于燃气炉,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的秸秆生物质原料多用途燃气炉。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源,其资源量约为50亿吨/年,如农作物秸秆(稻草、麦草、稻壳、果壳、谷糠、杂草)、森林废弃物(树枝、锯末、刨花、各种植物的茎类、叶类、根类、藤类)、工业有机废弃物(中药厂、榨糖厂、烟厂的残渣)、兽禽粪便等处处皆是,这些生物质有效利用率极低,大部分被焚烧或废弃,既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破坏生态环境,更为可惜的是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为此,国家在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强调: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2006年施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加速生物制造技术在高消耗、高污染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既有利于减少我国对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又有利于推进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007年7月,农业部出台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年)》更是明确的提出,建设一批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应用示范点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利用边际性土地适度发展能源作物,满足国家对液体燃料的原料需要。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生物质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己成为重大课题,一直是国家积极支持的重点开发项目,并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扶持农民对秸秆进行不焚烧再利用。作为生物质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的秸秆气化炉项目,从86年开始逐步在我国推广使用,在气化炉中秸杆等植物中所含的炭氢化合物转化为含一氧化碳(CO)、甲烷和氢气(H2)等可燃气体,作为能源利用。但是气化炉中焦油的排放问题,形成了秸秆气化炉的先天不足,并且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严重的影响了秸秆气化炉项目的推广应用,并在一些地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产生不良影响。在市场推广中迫切需要一种无焦油排放,可产生纯净燃气,点火和使用都很方便,并同时具有供取暖、做饭、洗澡及工业烘干、蒸汽使用的多功能炉具。
发明内容
本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原料制气的无焦油多功能炉,利用稻草、麦秸、玉米秸、树枝等或压制成型的原料作燃料,直接入炉,一次加料,可以连续稳定燃烧,无焦油排放,热效率高,燃气纯净,点火和使用都很方便,可燃气体通过净化器和管道与取暖炉、灶具、热水器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秸秆生物质原料燃气炉;它的炉体由上、下炉体组成,下炉体的结构为内外两层,中间装有保温材料,下炉体的底部装有进风分配盘,进风分配盘的下面连接送风管,送风管的另一端装有风机。下炉体的上面装有上炉体,上炉体的外壳为内外3层结构,其中里层为保温层,上炉体的顶端是密封端盖。上炉体的后面安装有净化器,净化器的侧面装有3个输出管,分别连接取暖炉、灶具和热水器。其特征在于:上炉体的内外两层中间均布10块隔离板,组成的上下曲线气道,上炉体的外层与隔离板空间相对应的地方均布有5个排污管,排污管上装有阀门。
为了点火方便下炉体的下半部开有点火孔和出灰孔。
为了使输出的气体更加纯净,净化器里面装有10块隔离板,间隔的隔离板底部开有平衡水孔,净化器底部装有排污阀。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3层炉体,气体经过10块隔离板组成的上下曲线气道,进行冷却脱焦,使输出的气体较为纯净,经过净化器的二次净化,输出的气体更加纯净,多功能炉所用燃料在农村不花钱买即可免费获得,燃料入炉不需添加任何化学助剂,操作简单,因此有利于秸秆多功能炉的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新型:
图1是多功能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炉体隔离板分布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3是展开的气流在隔离板之间流动示意图;
图4是净化器内部隔离板的排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易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易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27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稳定化的次磷酸盐的阻燃聚合物组合物
- 下一篇: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