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方向校正的L型标准皮托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3084.0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0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姜波;郝卫东;胡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山东电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P5/16 | 分类号: | G01P5/16;G01F1/4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向 校正 标准 托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方向校正的L型标准皮托管。
背景技术
皮托管是测量气流总压和静压以确定气流速度的一种管状装置,由法国H.皮托发明而得名。该测量元件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航空、化工等技术领域的风道、烟道内压力和流速的测量,经过换算可以得出气体流量,测试数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而在实际操作中的最难掌握的就是无法保证皮托管的取压口正对来流方向(取压口方向与流体方向不一致),造成测试数据与真实数据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如何时时校正皮托管使其前端导压管与气流方向完全一致,对于增加测量精度、促进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方向校正的L型标准皮托管,它具有简单、准确、有效的皮托管方向校正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方向校正的L型标准皮托管,包括L型标准皮托管本体,所述L型标准皮托管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竖直导压管和水平导压管,所述水平导压管尾部设有对准柄,所述水平导压管上还设有方向校正装置,所述方向校正装置位于对准柄内侧。
所述方向校正装置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相对面均设有圆弧形凹槽,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两侧通过紧固装置固定,所述上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固定安装水平仪。
所述水平仪为条式水平仪。
所述方向校正装置与竖直导压管垂直。
所述紧固装置包括紧固螺栓、螺母及垫片。
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为铝合金板。
所述紧固装置的数量为4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水平仪放在准确的水平位置时,水平仪内的气泡正好位于中间位置,即L型标准皮托管前端导压管与气流方向完全一致;当水平仪的底平面与水平位置有微小的差别时,水平仪内的气泡由于重力作用总是往水平仪的最高一侧移动,两端高低差别越多,气泡移动也越大。如此,操作人可以经过简单的校正就能使水平仪中的气泡位于中间刻度,确保皮托管前端取压管方向与气流方向完全一致,从而有效的提高皮托管的测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条式水平仪内气泡的位置就可以明确地指示出皮托管前端取压管的方向,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增加测量精度,有效校正皮托管的方向。
2采用该种皮托管进行流速测量时,如果前端导压管方向与气流方向不一致,水平仪内的气泡就无法位于水平仪的中间刻度,操作人可以立即发现并做出相应调整使其始终位于中间刻度。根据气泡的位置变换情况可以方便、精确地掌握皮托管的测量方向,显著提高了测量精度。目前,该测试元件已成功应用于多家火电公司发电机组的风道、烟道流体速度测量,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L型标准皮托管简图;
图2为L型标准皮托管尾部及方向校正装置图。
其中,1、静压口,2、总压口,3、静压取压口,4、总压取压口,5、水平仪,6、对准柄,7、方向校正装置,8、竖直导压管,9、水平导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带方向校正的L型标准皮托管,包括L型标准皮托管本体,所述L型标准皮托管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竖直导压管8和水平导压管9,所述水平导压管9尾部设有对准柄6,所述水平导压管9上还设有方向校正装置7,所述方向校正装置7位于对准柄6内侧。
所述竖直导压管8上设有静压口1和总压口2,所述水平导压管9上设有静压取压口3和总压取压口4。
所述方向校正装置7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相对面均设有圆弧形凹槽,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两侧通过紧固装置固定,所述上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固定安装水平仪5。
所述水平仪5为条式水平仪。
所述方向校正装置7与竖直导压管8垂直。
所述紧固装置包括紧固螺栓、螺母及垫片。
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为铝合金板。
所述紧固装置的数量为4套。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山东电力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山东电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30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扫描隧道效应的在位测量装置
- 下一篇:组合式土柱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