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防脱走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4109.9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8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段华;陈飞林;牛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6/80 | 分类号: | B62M6/80;B62L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玲 |
地址: | 3016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防脱走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自行车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防脱走线圈。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走线圈是一外壁卡装在电动自行车主梁走线口、内孔穿装电源线和后闸线的电动自行车配件,主要作用是将电源线和后闸线固定到主梁上并防止电源线和后闸线与主梁管摩擦,个头不大,作用重要。传统的电动自行车走线圈因其结构原因,不仅结构复杂,外形不够美观,而且,与主梁走线口主要靠间隙配合安装,承受面过小,与主梁走线口配合连接不牢固,易脱落,脱落后即会使电源线、后闸线与主梁走线口产生摩擦,电源线和后闸线磨损严重后,最终会导致电动自行车电源故障和且闸线失灵,给驾驶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外形美观、与电动自行车主梁配合连接牢固、可有效防止脱落、有效避免电源线、后闸线与主梁产生摩擦、安全性高的电动自行车防脱走线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脱走线圈,包括走线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圈体为一中心制有走线孔的橡胶材质圆柱体,在该走线圈体的外壁圆周制有环形的走线圈卡槽,在走线圈体底端对称制有向外凸起的直筋。
而且,所述的走线圈体的外壁所制环形的走线圈卡槽的外径略大于主梁走线口直径。
而且,所述的直筋为圆弧形。
而且,所述走线圈体的上端面制有均匀间隔布置的弧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电动自行车防脱走线圈,其走线圈卡槽的外径略大于主梁走线口直径,利用橡胶挤压收缩的特性与主梁走线口实现过盈配合,将走线圈牢牢地固定于主梁走线口处。
2.本电动自行车防脱走线圈,其外壁靠下端面制有两个直筋,直筋紧紧贴于主梁走线口的下表面,可有效防止受外力时走线圈转动和径向翻转,使走线圈固定更加牢固,从而避免因走线圈脱落致后闸线、电源线与走线口摩擦,避免因刹车失灵、电源短路发生安全事故。
3.本电动自行车防脱走线圈,其上端面制有三个同心弧形凹槽,便于手持安装,且造型美观。
4.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结构简单、固定牢固、造型美观、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电动自行车防脱走线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走线圈体、2-走线圈卡槽、3-直筋、4-走线孔、5-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脱走线圈,包括走线圈体1,其创新之处为:所述走线圈体为一中心制有走线孔4的橡胶材质圆柱体。在该走线圈体的外壁制有环形的走线圈卡槽2。走线圈体的外壁所制环形的走线圈卡槽的外径略大于主梁走线口直径。走线圈体外壁的走线圈卡槽下部对称制有向外凸起的直筋3。直筋为圆弧形。走线圈体的上端面制有均匀间隔布置的弧形凹槽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将本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防脱走线圈卡装于主梁走线口,将走线圈卡槽卡在主梁管走线口里,依靠走线圈体外壁上的直筋,利用橡胶挤压收缩的特性,即可将走线圈牢牢地卡装于走线口。由于本电动自行车防脱走线圈体外壁制有环形卡槽且外径略大于主梁走线口直径,而且走线圈体外壁靠内端面制有两个直筋,这样即可利用橡胶挤压收缩的特性实现过盈配合,将走线圈牢牢地固定于主梁走线口,可有效防止受外力时走线圈转动和径向翻转,从而避免因走线圈脱落致后闸线、电源线与走线口摩擦,避免因刹车失灵、电源短路发生安全事故;走线圈体外端面呈球面形略向上凸起且制有三个同心弧形凹槽,便于手持安装,且造型更美观。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爱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41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