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频测试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5299.6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0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秦建辉;高秀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建辉 |
主分类号: | G01R1/18 | 分类号: | G01R1/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电子产品测试箱,具体说是一种对射频终端电子产品进行射频测试时使用的屏蔽箱。
背景技术
射频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在无线通信、电子识别等领域被广泛使用,由于空间环境中充满了电磁波,在对射频终端电子产品进行测试时,为了将其与外界电磁波干扰信号隔离,避免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顺利地进行测试,一般将产品放入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射频测试箱内进行测试。作为射频终端电子产品电磁干扰测试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射频测试箱起到了隔离箱体外电磁场的作用。
射频测试箱一般包括屏蔽箱体及屏蔽门,屏蔽箱体和屏蔽门接触紧密度是影响其屏蔽效能的重要因素,在设计时要保证屏蔽箱体和屏蔽门接触紧密度,以确保测试箱自身导电连续性,进而提高其屏蔽效能。目前市场上主要采用压铸、钣金、焊接等模式来制造屏蔽箱体,而屏蔽箱体与屏蔽门之间接触面的设计和处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屏蔽箱体与屏蔽门之间存在缝隙,待测射频信号易于泄漏,外界干扰绕信号也易于进入测试箱,使得屏蔽效能较低,影响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目前市场上的射频测试箱的材质为铝,其制作工艺复杂,屏蔽效能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屏蔽外界电磁波干扰的射频测试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射频测试箱,包括屏蔽箱体、与屏蔽箱体通过铰链连接的屏蔽门,所述屏蔽门上设置向内弯折的屏蔽刀口,所述屏蔽箱体上设置与屏蔽刀口相对应的横截面为U型的屏蔽刀槽,屏蔽箱体和屏蔽门通过屏蔽刀槽和屏蔽刀口压接配合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屏蔽刀槽设置在屏蔽箱体门框的四周,所述屏蔽刀口对应设置在屏蔽门的四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屏蔽刀槽内腔和屏蔽刀口的内侧均设置带弹性的屏蔽丝网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屏蔽门内侧面粘覆吸波平板,所述吸波平板的四周与屏蔽刀口内侧设置的屏蔽丝网条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屏蔽刀口表面涂覆屏蔽镀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屏蔽箱体和屏蔽门之间设置锁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射频测试箱为金属基体及金属表层的复合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以屏蔽多种电磁波,通过屏蔽箱体上的横截面为U型的屏蔽刀槽和屏蔽门上的屏蔽刀口之间配合压接密封,使屏蔽箱体与屏蔽门之间接触紧密,整个射频测试箱保证了良好的导电连续性,因而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屏蔽刀槽的内腔固定安装屏蔽丝网条,屏蔽门上沿屏蔽刀口内侧边缘采用屏蔽导电胶安装屏蔽丝网条,使得屏蔽箱体和屏蔽门的接触更加紧密,防止屏蔽信号泄露,确保测试结果准确。
屏蔽刀口表面涂覆屏蔽镀层,屏蔽镀层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可以使屏蔽箱体与屏蔽门之间的导电性得到改善,提高其射频测试箱整体的导电连续性,增强射频测试箱的屏蔽效能。
屏蔽门内侧面粘覆吸波平板,不仅可以屏蔽声波和电磁波,还可以有效的防止回波反射,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吸波平板的四周与屏蔽刀口内侧设置的屏蔽丝网条接触,使得屏蔽门与屏蔽刀口围成的内腔全部被填充,可以增强屏蔽门的屏蔽功效。
屏蔽箱体和屏蔽门之间设置锁紧机构,可以加强整个电磁屏蔽箱的接触紧密度,确保导电连续性,保证屏蔽效果。
射频测试箱的箱体材质更换为高导磁性金属极体和高导电性金属表层的复合体,相应的改变了制作工艺,工艺更合理性,同时保证了极高的屏蔽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屏蔽效果极高的优点,可以有效屏蔽多种外来干扰波,同时也具有制作工艺更合理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其中,1、屏蔽箱体,1-1、屏蔽刀槽,2、屏蔽门,2-1、屏蔽刀口,3、锁紧机构,4、铰链,5、屏蔽丝网条,6、吸波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射频测试箱主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屏蔽箱体1和屏蔽门2,屏蔽箱体1与屏蔽门2的下部通过铰链4连接,屏蔽箱体1和屏蔽门2的上部扣合位置还设置锁紧机构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建辉,未经秦建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52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改进效果评价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氧传感器橡胶密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