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风机用风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5672.8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4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凌云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8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风机 用风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风机,具体地说是一种冷却风机用风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叶一般包括轴套和叶片,轴套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叶片从轴套的侧面向外延伸而成,当轴套转动时,叶片转动,扇出风力给发热部件散热。通过改变叶片的角度可以使得风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以提高散热效果,改进风机空气压力分布及风阻。
但是这种改进因为只是调整叶片的角度而没有涉及到叶片的结构,所以有一定局限性,为了达到更好的散热和节能效果,有必要对叶片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冷却风机用风叶,采用该风叶可以有效实现主电机散热片温升下降,在同等功率条件下气流速度得到有效提高。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冷却风机用风叶,包括内圆板,所述内圆板回转中心具有用于连接电机输出轴的轴套,其特征是:所述内圆板外侧圆周面上均匀设置若干连接杆,每个连接杆外侧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叶片,且叶片的宽度大于连接杆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片内侧和外侧均为圆弧过渡状,连接杆连接于叶片内侧弧面中间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呈矩形状,且在连接杆上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冷却风机用风叶通过对叶片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有效提高了主电机散热片处的气流速度,且可以实现主电机温升下降的目的;在同样功率风机条件下,能将气流速度提高45%以上,同时本实用新型节省材料,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中,包括轴套1、内圆板2、叶片3、内侧3-1、外侧3-2、连接杆4、加强筋5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冷却风机用风叶,包括内圆板2,所述内圆板2回转中心具有用于连接电机输出轴的轴套1,所述内圆板2外侧圆周面上均匀设置若干连接杆4,每个连接杆4外侧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叶片3,且叶片3的宽度大于连接杆4的宽度,在实践中,连接杆4的平面通常设置成与内圆板2的端面相平行,叶片3相对于内圆板2的表面成角为10°~30°。
所述叶片3内侧3-1和外侧3-2均为圆弧过渡状,连接杆4连接于叶片3内侧3-1弧面中间位置。
所述连接杆4呈矩形状,且在连接杆4上设置有加强筋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轴套1紧固套设于电机输出轴上,风叶外侧固定套设有风筒,并且将内圆板2朝向发热部件处,当电机转动时,轴套1通过连接杆4带动叶片3同步转动,由于风叶装置中间部位为连接杆4,可以有效实现风筒中心位置处较小的空气压强,而叶片3设置于整个风叶装置连接杆4的外侧端部,在电机转动过程中,风筒边缘处的空气压强可以提高45%以上,有效增强了风叶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冷却风机用风叶通过对叶片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有效提高了主电机散热片处的气流速度,且可以实现主电机温升下降的目的;在同样功率风机条件下,能将气流速度提高45%以上,同时本实用新型节省材料,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凌云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凌云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5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步步紧式防松脱螺母
- 下一篇:一种皮带跑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