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组合仪表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5839.0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0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付朝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H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组合 仪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安全及驾驶辅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组合仪表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为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性,有些车辆装配有车载导航系统用于超速提醒,可是只是在限速信息上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醒,当车辆真实超速时并没有起到提醒作用,所以说仍具有危险性;对于那些没有安装车载导航系统的车辆来说危险性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组合仪表及车辆,使仪表具有超速实时提醒功能,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组合仪表,包括:
通过CAN网络与车载蓝牙系统连接的接口;
与所述接口连接,用于接收从接口传输来的限速值,并根据所述限速值与实时车速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车速提醒指令的车速控制器;
与车速控制器连接,并根据所述车速提醒指令给出限速提醒的提醒模块。
上述的组合仪表,其中,所述的提醒模块为语音提醒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载蓝牙系统,还包括:上述的车辆组合仪表。
其中,所述车载蓝牙系统与具有GPS功能的移动设备通过蓝牙连接,其中,所述限速值是所述移动设备通过GPS获取的。
其中,所述的移动设备为智能手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组合仪表中,接口可以使车辆组合仪表通过CAN网络与车载蓝牙系统连接;车速控制器可以判断实时车速是否超速并发出指令;提醒模块可以在车辆超速时起到提醒用户进行相应操作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中,车载蓝牙系统可以连接外部蓝牙设备;接口可以使车辆组合仪表通过CAN网络与车载蓝牙系统连接,判断实时车速是否超速并发出指令,并在车辆超速时起到提醒用户进行相应操作的作用,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组合仪表构成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组合仪表判断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组合仪表及车辆,其中,这种仪表具有超速实时提醒功能,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组合仪表10,包括:
通过CAN网络与车载蓝牙系统连接的接口1;
与所述接口1连接,用于接收从接口1传输来的限速值,并根据所述限速值与实时车速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车速提醒指令的车速控制器2;
与车速控制器2连接,并根据所述车速提醒指令给出限速提醒的提醒模块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组合仪表将车辆实时车速与限速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车速提醒指令,然后根据车速提醒指令进行提醒,在很大程度上实时地提醒了驾驶员,以便驾驶员及时作出相应的操作。
车辆组合仪表的判断流程图如图2所示,组合仪表将采集到的车辆当前车速和接收到的限速值进行比较,车辆若超速则组合仪表进行相应的提醒,驾驶员接收到提醒信息后做相应的减速操作。若没有超速组合仪表继续采集当前车速信息和限速信息,再次进行判断;以上工作过程循环往复,能够保证当车辆超速时车辆组合仪表及时进行提醒。
现今能够起到提醒作用的设备有很多:灯光提示设备、语音提示设备等,考虑到驾驶人员开车时目光需要直视前方,注意路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提醒模块优先选择为语音提示设备。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载蓝牙系统,还包括:上述的车辆组合仪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中,车载蓝牙系统可以连接外部蓝牙设备接收信息;接口可以使车辆组合仪表通过CAN网络与车载蓝牙系统连接,判断实时车速是否超速并发出指令,并在车辆超速时起到提醒用户进行相应操作的作用,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其中,所述车辆中的车载蓝牙系统与具有GPS功能的移动设备通过蓝牙连接,其中,所述限速值是所述移动设备通过GPS获取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5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φ550轧辊锁紧螺母快速扳手
- 下一篇:一种大尺寸石英管炉的电气信号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