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入式大弯矩预应力电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6869.3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7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程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剑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16 | 分类号: | E04H1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 弯矩 预应力 电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入式大弯矩预应力电杆。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的电力传输线路的架设大多还是通过电杆来进行的,而我国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导致需要有高强度的电杆来保证电力输送的稳定和安全。
插入式电杆是一种适用于软质地面的电杆,安装时需要先挖一个坑洞,将插入式电杆的一部分置于坑洞内,并浇铸水泥进行固定的电杆。
现有的插入式大弯矩预应力电杆难以承受现今地质灾害频繁的国内环境,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容易发生断裂,且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易使柱体破损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插入式大弯矩预应力电杆,很好的解决了在发生地质灾害时电杆容易的断裂,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易使柱体破损的问题,且弯矩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插入式大弯矩预应力电杆,包括中空混凝土柱,所述中空混凝土柱中沿轴向设有多根主筋,所述主筋在中空混凝土柱的圆周方向上等分分布,螺旋钢筋缠绕在主筋上, 所述螺旋钢筋的两螺旋线对应点之间的间距为4cm~12cm。控制螺旋钢筋的两螺旋线对应点之间的间距就能很好的保证插入式大弯矩预应力电杆的强度,使插入式大弯矩预应力电杆的结构更为稳定和紧密,保证了中空混凝土柱不易破损。
作为优选,螺旋钢筋的两螺旋线对应点之间的间距为4.5cm。
作为优选,还包括多根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数量与主筋相同,所述各个加强杆分别设置于每根主筋的内侧,加强杆的长度比主筋短1m~2.5m。
作为优选,主筋为碳素钢棒,加强杆为低合金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控制螺旋钢筋的两螺旋线对应点之间的间距的方案,可以很好的保证插入式大弯矩预应力电杆的强度,使插入式大弯矩预应力电杆的结构更为稳定和紧密,保证了中空混凝土柱不易破损;
2、本实用新型选用碳素钢筋作为主筋,选用低合金钢筋作为加强筋,进一步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弯矩和耐冲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图中:主筋1;中空混凝土柱2;螺旋钢筋3;加强杆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插入式大弯矩预应力电杆,包括中空混凝土柱2,所述中空混凝土柱2中沿轴向设有15根主筋1,所述主筋1在中空混凝土柱2的圆周方向上等分分布,螺旋钢筋3缠绕在主筋1上, 所述螺旋钢筋3的两螺旋线对应点之间的间距为4.5cm。
还包括15根加强杆4,各个加强杆4分别设置于每根主筋1的内侧,加强杆4的长度比主筋1短1m~2.5m。
主筋1为碳素钢棒,加强杆4为低合金钢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剑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剑电力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68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终端管理系统、管理服务器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