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真空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6986.X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4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睿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睿殷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10;F04B3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高文迪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真空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领域部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真空泵。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性能及驾驶起来的合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满足人们对汽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及轻便性,即对汽车的制动灵敏的要求,人们在汽车制动系统中使用了汽车真空泵,传统的汽车真空泵还是存在有诸多的缺陷,在安装时常常容易受空间限制,且实用性能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受空间限制,且实用性能强的汽车真空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真空泵,包括真空泵本体、进气装置和回油装置,所述真空泵本体上固定连接有进气装置,所述的回油装置与真空泵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回油装置包括回油管和回油盖,所述回油管与回油盖固定连接,回油管为直管状垂直于回油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真空泵本体一侧固定连接回油装置,并将回油管设置为直管状,可以使回油管在回油的过程中不需要太多的动力或者油量可以完成回油过程,也可以使汽车真空泵在安装时可以避免出现因为回油管的形状而调整安装位置,大大的减少了受空间限制,挺高了产品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单向阀总成,所述的单向阀总成贯穿进气管和真空泵本体固定连接,且通过单向阀总成使进气管锁紧在真空泵本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进气管固定连接在单向阀总成上,并且进气管与单向阀总成相贯穿,使其能够牢牢的固定在真空泵本体,并保证进气管的稳定性,增加的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真空泵本体与单向阀总成之间为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真空泵本体与单向阀总成之间采用螺纹连接,1,可以避免出现真空泵本体在固定单向阀总成时而出现直接敲入情况,较少对单向阀总成的磨损,才用螺纹连接可以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便于工件的拆卸:2,可以方便进气管方向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向阀总成为兼固定螺钉的作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单向阀总成为兼固定螺钉的作用。,可以方便拆装,并通过真空泵本体与单向阀总成之间螺纹配合,是其更加紧密,减少泄露,挺高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真空泵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真空泵的左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1、进气管;2、单向阀总成;3、真空泵本体;4回油盖;5、回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汽车真空泵,包括真空泵本体3、进气装置和回油装置,所述真空泵本体3上固定连接有进气装置,所述的回油装置与真空泵本体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回油装置包括回油管5和回油盖4,所述回油管5与回油盖4固定连接,回油管5为直管状垂直于回油盖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真空泵本体3一侧固定连接回油装置,并将回油管5设置为直管状,可以使回油管5在回油的过程中不需要太多的动力或者油量可以完成回油过程,也可以使汽车真空泵在安装时可以避免出现因为回油管5的形状而调整安装位置,大大的减少了受空间限制,挺高了产品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1、单向阀总成2,所述的单向阀总成2贯穿进气管1和真空泵本体3固定连接,且通过单向阀总成2使进气管1锁紧在真空泵本体3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进气管1固定连接在单向阀总成2上,并且进气管1与单向阀总成2相贯穿,使其能够牢牢的固定在真空泵本体3,并保证进气管1的稳定性,增加的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真空泵本体3与单向阀总成2之间为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真空泵本体3与单向阀总成2之间采用螺纹连接,1,可以避免出现真空泵本体3在固定单向阀总成2时而出现直接敲入情况,较少对单向阀总成2的磨损,才用螺纹连接可以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便于工件的拆卸;2,可以方便进气管方向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向阀总成为兼固定螺钉的作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单向阀总成2设计为固定螺钉,可以方便拆装,并通过真空泵本体3与单向阀总成2之间螺纹配合,是其更加紧密,减少泄露,挺高了其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睿殷,未经张睿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69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